[发明专利]叶片、叶轮、涡轮流体机械、叶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3096.0 | 申请日: | 200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谷上哲也;寺前俊哉;林幸志;柳原一智;片冈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 主分类号: | F04D29/34 | 分类号: | F04D29/34;F04D29/22;F04D1/00;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斯盾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叶轮 涡轮 流体 机械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叶片,其是接合在以可旋转的状态安装在涡轮流体机械上 使用的叶轮的凸台和护罩之间或者接合在凸台上,从而构成叶轮的叶 片,
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的叶片面由通过局部的加工构成的多个鞍 形的补片构成,上述叶片面的弯曲角具有正值或负值,
以上述鞍形的补片彼此不相邻的方式,在所述鞍形的补片之间配 置大致平面的补片或以边界线为母线的圆锥面的补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的叶片面由 具有大致直线的边界的多个鞍形的补片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的叶片面由 具有曲线的边界的多个鞍形的补片形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其特征在于,上述 鞍形的补片形成一个以上凹部或者凸部,而且上述凹部或者凸部形成 在上述叶片的端部。
5.一种叶轮,其是通过将叶片接合在以可旋转的状态安装在涡轮 流体机械上使用的叶轮的凸台和护罩之间或者凸台上而构成的叶轮, 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叶片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 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叶片形成凹部 或者凸部,在上述凸台上形成在上述叶片的安装位置与上述叶片的凹 部或者凸部嵌合的凸部或者凹部。
7.一种涡轮流体机械,其是使用了通过将叶片接合在以可旋转的 状态安装使用的叶轮的凸台和护罩之间或者凸台上而构成的叶轮的涡 轮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叶轮具备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 叶轮。
8.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在 制造涡轮流体机械在可旋转的状态所具备的叶轮时,通过对金属板的 材料进行局部的加工形成多个鞍形补片的叶片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直线线素在上述叶片的材料上面定义上述鞍形补 片的各边界,使用至少具备一组推出部为直线状并且相对的冲头的冲 头支撑件和在一部分夹入上述叶片的材料进行限制的冲模,针对上述 线素中相邻的两个线素,使上述冲头的边缘与第一线素平行地吻合, 并且使上述冲模的冲模肩部的边缘与第二线素平行地吻合,成为限制 了上述材料的状态,通过在包括上述第一线素的、与上述材料垂直的 平面内使上述冲头的组倾斜规定量,同时在上述材料的垂直方向施加 规定的行程,由此在上述第一线素和第二线素之间形成鞍形,以后, 在所有或者一部分的相邻线素之间依次形成鞍形,将上述材料成型为 希望的叶片形状。
9.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的制造方法,其是在 制造涡轮流体机械在可旋转的状态所具备的叶轮时,通过对金属板的 材料进行局部的加工形成多个鞍形补片的叶片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直线线素在上述叶片的材料上面定义上述鞍形补 片的各边界,使用分别在上下具备两个辊的第一、第二、第三辊支撑 件,针对连续的三个线素,以在使上述第一、第二、第三辊支撑件的 辊的轴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线素平行地吻合的状态下,驱动上述 第一、第二、第三辊支撑件的任意的辊以运送材料时,虽然总是与通 过上述辊的线素平行地接触,但通过第一辊时的线和通过第一辊以前 的线素的位置关系以成为设计形状的线素的位置关系的方式来调整上 述第一、第二、第三辊支撑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据此,连续地形成 鞍形,将上述材料成型为希望的叶片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0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连接器
- 下一篇: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的N-氧化物氧化还原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