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01809.X | 申请日: | 200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杨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20;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 地址: | 20012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血管性 痴呆 穴位 敷贴 丸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由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活性成份组成,所述活性成份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构成:
1-50重量份的葛根;
1-50重量份的石菖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份还包括:
1-50重量份的黄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份还包括:
1-50重量份的川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份中:
所述葛根为20-30重量份;
所述石菖蒲为20-30重量份;
所述黄芪为20-30重量份;
所述川芎为20-3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每丸的直径在0.5-1.5厘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为穴位敷贴外用制剂,其用量为:
选位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四穴,每穴1丸,以胶布固定三天后,换药丸,一疗程为8周。
7.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葛根、石菖蒲、黄芪和川芎粉碎至100目,过筛;
按葛根1-50重量份、石菖蒲1-50重量份、黄芪1-50重量份、和川芎1-50重量份的比例称取,混匀;
加辅料或赋形剂;
加入黄酒中;
制成中药穴位敷贴丸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成中药穴位敷贴丸剂的步骤中,每丸的直径在0.5-1.5厘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8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