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1734.5 | 申请日: | 200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5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锋;俞曹刚;王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H40/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孙大为 |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广播 接收机 中的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频道模块,其输出端连接至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其输出端连接至自动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自动频率控制模块,其输出端连接至接收信号强度估计模块的输入端;
接收信号强度估计模块和/或自动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判决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包括快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和慢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所述快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换频道模块的输出端,快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慢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慢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自动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自动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信噪比估计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信噪比估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判决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自动频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毛刺个数计算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毛刺个数计算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判决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每次搜索一个新台,通过换频道模块来将接收机频率锁定到新台;
步骤二、通过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完成增益控制,完成接收机前端增益的调节;
步骤三、通过自动频率控制模块估计收发机之间的频率误差,并进行频率校正;
步骤四、通过接收信号强度估计模块根据信号幅度来估计信道信号强度;
步骤五、判决模块根据自动频率控制模块和/或接收信号强度估计模块的结果来判决出当前台是好是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
通过快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完成快速的增益控制,完成接收机前端增益的粗调;
通过慢速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完成慢速而精确的增益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还包括:通过信噪比估计模块根据FM/AM信号的特征来估计信道信号质量;
所述步骤五还包括:判决模块根据自动频率控制模块和/或接收信号强度估计模块和/或信噪比估计模块结果来判决出当前台是好是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应用于FM广播时,
所述步骤四还包括:通过毛刺个数计算模块反映解调结果的质量;
所述步骤五还包括:判决模块根据自动频率控制模块和/或接收信号强度估计模块和/或信噪比估计模块和/或毛刺个数计算模块结果来判决出当前台是好是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如果自动频率控制模块判定收发机之间的频率误差超出一预定的门限,则设定一个标志位自动频率控制AFCRL=1;
在步骤五中,当同时满足以下标准时,判决模块判定一个台为好台:
自动频率控制AFCRL=0;
信噪比大于一个设定的门限,所述信噪比门限设为灵敏度时对应的信噪比;
接收信号强度大于一个设定的门限,所述接收信号强度门限设为灵敏度时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
毛刺个数小于一个设定的门限,所述毛刺个数门限设为灵敏度时对应的毛刺个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广播接收机中的搜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射频信号的质量信噪比根据射频信号的包络或者瞬时频率来实现;对于FM信号,信噪比可以根据包络的直流和交流分量的比例来得到;对于AM信号,信噪比可以根据载波频率中的直流和交流分量的比例来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7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源地址束汇聚方法及同源汇聚网络路由系统
- 下一篇:含烃废气的回收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