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酶法改性甲壳素浆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1410.1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生;申芳;李朝丽;田心杰;陈秀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C12P19/04;C12R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酶 改性 甲壳素 浆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化学领域,它涉及一种生物酶法改性甲壳素浆料的制备方 法,使得环保型甲壳素浆料更好的用于纺织厂经纱上浆。
背景技术
改性前甲壳素的大分子结构式如下:
现有的甲壳素浆料存在一个弱点,即水溶性不佳,无法满足正常上浆 要求。目前解决甲壳素水溶性的方法一般是化学方法:用浓碱对甲壳素进 行脱乙酰后,再用酸溶液溶解其脱乙酰产物,而后得到甲壳素浆料。该化 学法脱乙酰应用了大量的强酸、强碱,容易造成甲壳素大分子链的断裂降 低其分子量,脱乙酰后产物分子量及脱乙酰均匀性难以控制,更重要的是 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酶法改性甲壳素浆料的制备方 法,以解决甲壳素大分子链的断裂降低其分子量,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问 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酶法改性甲壳素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步骤实现 的:
步骤一:甲壳素脱乙酰酶种子培养液的制备
(1)甲壳素脱乙酰酶种子培养液的配方,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2)甲壳素脱乙酰酶种子培养液的制备:
①按甲壳素脱乙酰酶种子培养液的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并加入烧杯中,在 温度为50℃条件下将其加热溶解;
②用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上述①中所得溶液的pH值至7.0~7.2, 然后将其装于250mL锥形瓶中先后用八层脱脂纱布和八层纸包扎瓶口;
③将上述锥形瓶放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内,在温度为121℃和压力为 0.1MPa的条件下,通过湿热灭菌20min,灭菌后将其置于无菌工作台上, 用紫外灯照射20min;
④打开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取出上述锥形瓶,打开瓶口,取一环构巢曲霉 菌接种于上述③所得的溶液中,先后用八层脱脂纱布和八层纸包扎瓶口, 并置于温度为30℃,转速为200r/min的摇床上,培养42~54h,以制得 甲壳素脱乙酰酶种子培养液。
步骤二:甲壳素脱乙酰酶的制备
(1)甲壳素脱乙酰酶培养基的配方,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2)甲壳素脱乙酰酶的制备:
①按甲壳素脱乙酰酶培养基的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并加入烧杯中,在温 度为50℃条件下将其加热溶解;
②用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上述①中所得溶液的pH值至5.5~6.5, 然后将其装于250mL锥形瓶中先后用八层脱脂纱布和八层纸包扎瓶口;
③将上述锥形瓶放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内,在温度为121℃和压力为 0.1MPa的条件下,通过湿热灭菌20min,灭菌后将其置于无菌工作台 上,用紫外灯照射20min,取出冷却后按体积比5~10%直接接入上述 步骤一中制得的甲壳素脱乙酰酶种子培养液,以制得甲壳素脱乙酰酶 培养基;
④将上述③中制得的甲壳素脱乙酰酶培养基置于温度为31℃,转速为 150r/min的摇床上,培养72~108h,以制得甲壳素脱乙酰酶。
步骤三:生物酶法改性甲壳素浆料的制备
①称取甲壳素20~50g,溶解于存放400mL浓度为20~30%的NaOH溶液 的烧杯中,在温度为95~98℃的条件下反应30~40min;
②用去离子水将上述①中的溶液洗至中性pH为7,用真空泵抽滤,制得 可用生物酶处理的甲壳素脱乙酰酶底物;
③将步骤二制得的甲壳素脱乙酰酶加入到上述②中制得的甲壳素脱乙酰 酶底物中,在pH值为4.0~4.5,反应温度为45℃~55℃,酶用量为15~ 25mL,反应时间为12~36h的条件下,最终制得生物酶法改性甲壳素浆 料,其生物酶法改性后的甲壳素大分子结构式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由于用甲壳素脱乙酰酶改性的本发明甲壳素浆料水溶性较好,脱乙酰度 均匀,使得本发明的浆料粘度稳定;
2.本发明的浆料可赋予织物一定的抑菌杀菌性;在织造结束后无需退浆, 避免了退浆废液的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生产成本,达到了绿 色环保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板底座扣件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动机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