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1076.X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仲苏林;曹雄飞;章东生;曹新梅;吴建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南通联农农药制剂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3/06 | 分类号: | A01N53/06;A01N51/00;A01N25/12;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王幼琴 |
地址: | 226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白蚁 防治 杀虫剂 组合 产品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白蚁(termite,white ant)亦称虫尉属节足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其社会阶级为蚁后、蚁王、兵蚁、工蚁。等翅目(Isoptera)一类原始的社会性昆虫,有3000余种。以纤维素为食的中型具有口器咀嚼式的社会性昆虫。白蚁以含纤维物质为主要食物。
白蚁的主要危害表现为:1.白蚁对房屋建筑的破坏;2.白蚁对交通设施和电讯设备的破坏;3.白蚁对江河堤围和水库土坝的破坏严重。我国目前使用的白蚁灭治药物主要是有机氯制剂和含砷化合物。由于这些药物对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存在着潜在的危害,自80年代后期,许多发达国家已相继禁用。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白蚁灭治药剂,是白蚁防治技术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白蚁药的种类很多,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药物以毒死蜱、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居多。由于毒死蜱是有机磷化合物,可能伤害儿童的神经系统,阻止大脑发育,美国环境保护署2000年6月8日宣布停止使用毒死蜱,特别是禁止在住宅、学校、托儿所的使用。针对联苯菊酯残效期长、对人畜安全这一特点,现普遍采用联苯菊酯来替代毒死蜱灭杀白蚁。但作为白蚁灭治药物,其重要的一条是要具备传毒性,即用较小的剂量达到使全巢白蚁死亡的目的。但是联苯菊酯的单一用药缺乏这样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触杀作用强的吡虫啉与持效期长的联苯菊酯进行按比例复配,制成水分散粒剂,被用于家装的白蚁预防和建筑物及周围土壤防治白蚁,具有稳定性好、粘附力强、在土壤中不易流失、残效期较长、以及对人畜危害小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点是,含有吡虫啉和联苯菊酯两种有效活性组分,所述吡虫啉与联苯菊酯两种有效活性组分的比例基于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为58∶2至54∶6之间。
上述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中吡虫啉和联苯菊酯两种有效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
上述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吡虫啉与联苯菊酯原药的最佳重量比为54∶6。
上述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中吡虫啉和联苯菊酯两种有效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
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的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吡虫啉、联苯菊酯原药按权利要求1~4的配比,与载体填料、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消泡剂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含粘结剂的水溶液将物料捏合均匀;
最后,通过挤压造粒、沸腾干燥后得到组合物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防治白蚁的应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
1、将触杀作用强的吡虫啉与持效期长的联苯菊酯进行按比例复配,利用吡虫啉对白蚁具有快速灭杀白蚁的作用,利用联苯菊酯持效期长、安全等特点,达到使用较小的剂量而使全巢白蚁死亡的目的。从而降低白蚁密度,有效控制白蚁侵蚀,保护环境。
2、对人畜安全。
3、通过上述复配比例调整增效性明显,共毒系数高达194.3,两种有效成份对白蚁的作用方式互补,延缓白蚁对吡虫啉的抗性,延长对白蚁的防治时间,提高防治效果。
4、本发明用于白蚁防治的杀虫剂组合物由吡虫啉和联苯菊酯复配得到,优选为水分散粒剂WDG,相比较其他剂型具有以下优点:
与乳油EC相比:水分散粒剂WDG可以生产出高浓缩,无需溶解的杀虫剂配方。
与可湿粉WP相比,水分散粒剂WDG使用时基本不会生成灰尘,从而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毒性。该产品不会流动,使得计量更为方便。
与悬浮剂SC相比,水分散粒剂WDG易于包装和运输,且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南通联农农药制剂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南通联农农药制剂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