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码锁面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0605.4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袁梦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伙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49/00;E05B15/00;E05B17/22;E05B65/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漕***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码锁 面板 装置 | ||
1.一种密码锁面板装置,包括可固定在门板(1)上的座体(2)和可与座体结合的面板体(3),面板体包括罩壳(4)、安装固定在罩壳内的键盘(5)、显示模块(6)、以及盖板(7),座体上设有可装入电池(8)的电池仓(9)、电路板(10)和固定孔(11)以及用于连接装于门板内的锁的电动装置的电缆(12),其特征是:
还包括一个套装于座体(2)上并被该座体轴向定位且可通过相对于该座体转动至预定角度将面板体(3)锁定在座体上的圈体(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在圈体上设有内径小于所述座体外径的环形平面(31),在座体上设有凸台(21),圈体套装于座体上后,凸台的平面(22)的高度大于圈体的环形外平面(32)的高度;座体安装固定于门板后,凸台平面(22)与门板接触,圈体的环形内平面(33)与座体上的对应端面(23)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在圈体环形平面(31)上还设有内径和高度均小于其的另一环形平面(34),在座体上设有可搭扣在该环形平面上的、将圈体与座体轴向定位、且与该环形平面周向滑动配合的弹性卡钩(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在圈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定位部,在面板体上设有与该定位部数量相等、位置对应且随所述圈体转动至预定位置与定位部扣合和脱离的延伸部,在座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数量相等、位置对应的适合所述延伸部进入和抽出并起导向作用的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延伸部是设在盖板(7)上圆周分布的三个沿径向外延伸的L形凸起(40);
定位部是设在圈体(30)内沿圆周分布的与所述延伸部位置对应且沿径向内延伸并与所述延伸部L形凸起可互相可扣合的三个L形凸起(50);
导向部是设在座体(2)上沿圆周分布的三个与L形凸起位置对应且可以容纳L形凸起(40)插进和抽出的孔槽(60),该孔槽一侧还包括一个可容纳圈体内L形凸起(50)转进的缺口(61),该凸起(50)相对盖板上L形凸起(40)的转动范围由孔槽的一个面(62)和缺口(61)的边(63)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设在盖板上的L形凸起(40)上设有包括斜面(41)、平面(42)和凸条(43)的扣合体(44),设在圈体内L形凸起(50)上设有形状和尺寸与设在扣合体(44)相对应的斜面(51)、平面(52)和凹槽(53)的扣合面(54);在所述扣合体(54)背面位置设有凸条(55),在所述座体对应位置设有与凸条(55)形状和尺寸相配的凹槽(45),上述凸条和对应的凹槽在到达扣合位置或分离位置时起定位作用并可产生到位的手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凸条(43)和相配的凹槽(53)以及凸条(45)和相配的凹槽(55)横截面形状是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凸条(43)和相配的凹槽(53)以及凸条(45)和相配的凹槽(55)横截面形状是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在罩壳(4)上设有定位标记(46,47),在圈体(30)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定位标记(36),以及在座体(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定位标记(37),上述标记用于安装和拆卸时的对位,在圈体外柱面局部地设有便于转动圈体的波纹状或齿状(35)。
10.根据权利要求1-9其中任一项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电池仓(9)包括二个平行排列的适合叠层电池(8)装入的矩形腔体(94),在该矩形腔体一端设有用于与电池电极触头相互电接触的一组导电簧片(90),该簧片与设在座体内的电路板(10)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说的面板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导电簧片具有V形边(91,92),其中V形边(92)穿过设置在座体上的定位槽孔(25),其尾端(93)与设在电路板上的且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导电柱(13)电连接,另一V形边与水平面成一角度,使其在电池装入后与电池电极触头形成弹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伙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伙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6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皇浆采浆机采浆机构
- 下一篇:一种促进油松人工幼林生长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