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活性的锑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00241.X | 申请日: | 200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莉;顾一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C23C8/7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光 活性 掺杂 纳米 氧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1972年发现半导体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照射下将水分解成氢和氧气以来,二氧化钛在材料领域受到了非常广泛的重视。TiO2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杀菌消毒、污水处理、空气净化、氢能制备等多个方面,目前,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研究已成为光催化新材料开发的一个非常活跃的课题。由于TiO2的禁带宽度大(3.2eV,锐态矿型,3.0eV,金红石型),对可见光的吸收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常采用掺杂金属或非金属的方式增加其可见光活性,目前报道的有非金属如C,N,S等元素的掺杂以及Fe,Cr,Sb和稀土元素以及其他多种金属元素的掺杂等。
已经报道的Sb掺杂纳米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例如溶胶-凝胶方法,在前驱体中引入SbCl3[1,2],或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方法都可以得到Sb掺杂纳米TiO2薄膜[3,4]。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胶-凝胶方法涉及较多的化学药品,操作步骤较繁琐、制备周期长;反应磁控溅射方法涉及的设备昂贵,能耗较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b掺杂的TiO2薄膜,工艺简单,可避免使用昂贵的设备,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为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应用开辟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设备便宜的具有可见光活性的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所用的原材料为金属钛片或Ti薄膜,以及Sb2O3粉末。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Sb掺杂的纳米TiO2薄膜,即在SbO3粉末存在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温度下焙烧氧化金属Ti片或Ti薄膜,得到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来控制薄膜的厚度以及Sb的掺杂量。
优选地,本发明中制备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控制的温度为400-450℃,焙烧时间0.5~1.5小时。太高的温度或过长的热处理时间将导致Sb的过量掺杂而降低其可见光活性。
实验表明,由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备的Sb掺杂二氧化钛半导体薄膜具有可见光活性,制备方法简单。并可避免使用昂贵的设备,降低制备成本。
1.在可见光照射下,以本工艺制备的Sb掺杂TiO2薄膜表现出明显的阳极光电流,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1小时时,得到的Sb掺杂TiO2薄膜电极短路光电流密度为0.086μA.cm-2,无掺杂的TiO2薄膜电极的可见光光电流为0.062μA.cm-2如图3所示。焙烧温度为420℃时,得到的Sb掺杂TiO2薄膜电极短路光电流密度为0.13μA.cm-2,无掺杂的TiO2薄膜电极的可见光光电流为0.07μA.cm-2。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由该新工艺制备的纳米TiO2薄膜对可见光表现出增强的光电响应,有望在太阳能光电转换和光催化分解水方面得到应用。
2.薄膜的XPS测试表明,以本工艺制备的TiO2薄膜含有Sb元素,如图5所示。
3.薄膜的SEM测试表明,以本工艺制备的Sb掺杂的TiO2薄膜为表面呈现纳米结构,如图6所示。
附图说明
图1Sb掺杂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过程示意图。a为干净的Ti片;b为有Sb2O3的瓷舟;c为制备过程,干净的Ti片覆盖在有Sb2O3的瓷舟上进行焙烧;d为Ti片接触瓷舟内Sb2O3的部分生成Sb掺杂的TiO2;外侧为未掺杂的TiO2。
图2制备的样品的实物图。A,掺杂Sb的TiO2薄膜(中间部分);B,单纯Ti热处理得到的TiO2薄膜,样品制备条件:450℃焙烧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核电站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