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机码进行综合验证的软件反盗版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00043.3 | 申请日: | 200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季超;张东生;郑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超;张东生;郑文奎 |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随机 进行 综合 验证 软件 盗版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计算机软件盗版行为的方法。
目前计算机软件防盗版的方法主要是在安装软件时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每个产品的密码不同,此密码印刷在产品的说明书上。如果用户输入的密码不对,此软件将无法安装。但这种方法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盗版者从一个正版软件中获知密码,大量复制该软件,并将密码印在盗版软件的包装上即可。近期出现了一种较为先进的防盗版技术,它是通过检测计算机的硬件来获得不同的密码,但这种方法对于相同硬件的多台计算机的盗版行为束手无策,同时正版用户在更换硬件后必须重新注册,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同时又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软件的防盗版技术。
本技术由“软件”和“计算机-电话(或互联网)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软件——提供随机码;计算并核对安装密码;确定用户是否有权使用本软件。
计算机-电话(或互联网)系统——确认用户身份;根据随机码计算安装密码:记录安装次数。
本技术的实现过程如下:
(1)、用户在购买软件后,打开包装,内有隐含用户代码的特殊印刷标识,类似于IP电话卡,刮开涂层后得到用户代码。用户代码由若干个连成一串的阿拉伯数字组成,用户代码无规律。所有用户代码无重复,数字个数以被冒用的概率极小为准。
(2)、软件在安装时随机生成一个若干位的随机码。随机码的位数由软件的生产厂家设定期。例如生成一个12位的随机码780566404283,再由随机码根据约定算法计算出安装密码。假设约定算法为每位数加1(不进位),从而得到安装密码891677515394。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的约定算法不可能如此简单,因为约定算法可以有无数种,所以破译它几乎是不可能的。随机码返回给用户,而用户无法得知安装密码,这时软件安装程序等待用户输入安装密码。
(3)、用户通过拔打电话或上网的方式接通计算机-电话(或互联网)系统,在系统的要求下首先输入用户代码。系统检查系统数据库中是否有此用户代码,如果没有将拒绝此用户,如果有则检查此用户的安装次数是否达到允许的安装次数,如果达到将拒绝此用户,如果没有达到将要求用户输入随机码。系统将由随机码根据与软件相同的约定算法计算出安装密码,并返回给用户,同时此用户的安装次数加1。
(4)、用户输入安装密码,核对无误后继续安装,否则将退出安装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超;张东生;郑文奎,未经季超;张东生;郑文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F6密度继电器
- 下一篇:环保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