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碳酸钙颗粒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9343.4 | 申请日: | 200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志彤 |
| 主分类号: | A23L1/304 | 分类号: | A23L1/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碳酸钙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盐工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酸钙颗粒,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碳酸钙颗粒。
背景技术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于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
食用的补钙剂一般采用自天然来源的碳酸钙,包括石灰石和牡蛎壳。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一天钙的补充量在600mg。因此,补充钙剂的服用方法一般每天服用一片含600mg钙的钙片。但即使这样,大多数钙片仍然非常大,吞咽困难或令人不舒服。因此,出现了一些降低片剂尺寸的方法。但现有的降低片剂尺寸的方法还没有使碳酸钙颗粒的密度达到满意值,本发明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密度碳酸钙颗粒,颗粒度分布均匀,颗粒度相对比较集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碳酸钙颗粒,该碳酸钙颗粒包括碳酸钙粉末、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预胶化淀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酸钙粉末的中值粒径为14-15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酸钙粉末颗粒度分布为:
D0.5:14-15μm;
D0.1:5.2-6.5μm;
D0.9:29-30.5μm;
D[4,3]:15.5-17.2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酸钙粉末是由微细天然碳酸钙粉FGCC和高纯度化学反应法生成的沉淀碳酸钙PCC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成;微细天然碳酸钙粉FGCC由高纯度食品级天然碳酸钙GCC经粉碎分级加工而成;FGCC与PCC的混合重量比例为X∶Y,其中,20<X<100,0<Y<8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酸钙粉末中,含锰的重量百分数≤0.01%;含砷盐的重量百分数0.0002%;含汞的重量百分数0.00003%;含铅的重量百分数0.0003%,含重金属的重量百分数0.002%。所述碳酸钙粉末的平均粒径为4μm-30μm,堆积密度为0.4g/ml-1.7g/ml。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密度碳酸钙颗粒松密度在:0.80g/ml-1.40g/ml,紧密度在:0.95g/ml-1.60g/ml。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制备该碳酸钙颗粒时,先将碳酸钙粉末加入到混合制粒机中;而后将粘结剂与水进行调浆,温度控制在设定值,将调浆后的粘结剂与水喷入混合制粒机中进行制粒。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在65±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酸钙颗粒经过二次干燥:在整粒前进行预干燥步骤,而后整粒;整粒后进一步干燥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碳酸钙粉末的重量百分比为90%-91%,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9%-10%。优选地,碳酸钙粉末的重量百分比为90.98%,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9.0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高密度碳酸钙颗粒,颗粒度分布均匀,颗粒度相对比较集中,产品的流动性很好,有利于在压片阶段,片重均匀,可压性好。同时可降低机器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密度碳酸钙颗粒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一采用的碳酸钙粉末原料的马尔文粒度图。
图3为普通碳酸钙马尔文粒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高密度碳酸钙颗粒,也可称为Direct Compress Calcium Carbonate(直压型碳酸钙颗粒),是一种直接可以压片做成钙片的原料;现在市售的“钙镁片”、“复合维生素钙片”、咀嚼片等产品都可用此高密度碳酸钙颗粒作为原料。本发明系使用碳酸钙经分级后,湿法制粒、整粒、干燥、筛分、混合而成的。
本发明揭示一种高密度碳酸钙颗粒,该碳酸钙颗粒包括碳酸钙粉末、粘结剂。其中,所述粘结剂为预胶化淀粉;所述碳酸钙粉末的中值粒径为14-15μ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酸钙粉末颗粒度分布为:
D0.5:14-15μm;
D0.1:5.2-6.5μm;
D0.9:29-30.5μm;
D[4,3]:15.5-17.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志彤,未经胡志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冷却液的辅助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理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