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拉拔方式清除弯曲管道阻塞物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9277.0 | 申请日: | 200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嘉麟 |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拉拔 方式 清除 弯曲 管道 阻塞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拉拔方式清除弯曲管道阻塞物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对于管道阻塞物的清除方式都是通过将阻塞物搅松之后,再采用推压的方式将其从管道的另一个出口排出。如果管道没有另一个出口,或另一个出口很远,其当中又没有为排除该清除物堆放的例如大空间管接头的位置,那么,上述的管道阻塞物就难以排除了。
人们采用单臂钩子来钩取管道中的阻塞物,也是一种短距离(离开管口很近)从关口拉拔管道中阻塞物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受到管道空间的限制,在狭小的管道里,由于单臂钩子很难调整到合适的钩取位置,使得被钩取的阻塞物在钩取途中与上述的单臂钩子脱钩,难以达到清除管道阻塞物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出一种方便地通过钳物与拉拔(不是推压)的方式清除弯曲管道阻塞物的装置及其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本发明的结构整体形式及其驱动方式包括:
通过手柄的正反旋动来牵动丝杆实施驱动齿轮正反转动的常规机构,其特征在于:
a.上述一对齿轮上设置了朝外方向上的一对钳爪,该一对钳爪的张开与闭合是受控于上述丝杆的旋转方向的;
b.上述丝杆与手柄之间是通过一股软钢丝柱来实施驱动的;
c.上述常规机构是设置在常规金属蛇皮软管当中的。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所涉及包括的步骤如下:
d.首先,将常规金属蛇皮软管深入到管道中有阻塞物的位置,通过手柄的正旋,让钳爪处于张开状态,并将该钳爪推压至管道中有阻塞物的周边位置;
e.然后,通过手柄的反旋,让钳爪以合拢的状态卡住阻塞物,通过拉拔该常规金属蛇皮软管或/和手柄,即可将该管道中的阻塞物从管道中取出。
本发明的特点:
由于在上述的一对齿轮上设置了朝外方向上的一对钳爪,为通过正旋或反旋丝杆达到让上述增设的一对钳爪实施对管道内阻塞物的钳取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常规金属蛇皮软管是可以弯曲的,并且,其使用长度的取值是可以设计得相当可观的,这就为大幅度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又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闭合时的状态。
图2示意了本发明张开时的状态。
1:阻塞物;2:管道;3:齿轮轴;4:齿轮;5:常规金属蛇皮软管;6:手柄丝杆;7:用于输出正反旋转扭力的由多根钢丝构成的一股钢丝柱;8:丝杆(螺栓);9:钳爪。
具体实施方式:
取一根外径约为5公分长约5米的常规金属蛇皮软管5(属于在其长度方向上能够受力的那一种),按照常规方法在该常规金属蛇皮软管5的一个端部设置(通过齿轮轴3将齿轮4安装在定位于上述软管5端部的过渡机构)一对至少在其一半圆周上有齿的齿轮4,并在该一对齿轮4的前端部位焊接上一对钳爪9,为了能够方便地钳住管道2内的阻塞物1,该一对钳爪9的钳物端部应该呈相向对着的弯钩形;驱动该一对齿轮4的丝杆8,与输出力的手柄6之间通过由多根钢丝构成的一股钢丝柱7(例如:由30根1毫米粗的直型弹性钢丝被捆绑而成的柱体)作为过渡件(可以通过焊接或其它的常规方式来连接),此举目的在于:即便在常规金属蛇皮软管5有所弯曲的情况下,人手在手柄6上的旋转扭力也是能够通过该能够弯曲的一股钢丝柱7来驱动丝杆8的旋转。——通常的设定是:当通过手柄6左旋时,该一对钳爪8向着张开的方向运行,便于伸进阻塞物1的周边;当通过手柄6右旋时,该一对钳爪9即向着闭合的方向运行,用于钳住阻塞物1。
使用时,首先,用手将本发明深入到管道2内有阻塞物1的位置,就能够让丝杆8通过左旋来驱动一对齿轮4张开并让它们伸进阻塞物1的周边;然后,通过手柄6右旋并让该一对齿轮4驱动该一对钳爪8向着闭合的方向运行并钳住阻塞物1;最后,只要将本发明从管道2中顺着原路抽出,即可完成整个从管道2内清除阻塞物1的工作。
说明一点:
本发明在结构上的上述实施例属于最高级的结构形式,如果,需要经常对直型的管道2内短距离地清除阻塞物1时,本发明在结构上完全可以以最简单的结构方式设计:
只要将其中的常规金属蛇皮软管5采用差于它的硬质管直型管材料来替换,而其中的一股软钢丝柱7也采用差于它的硬质杆来替换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嘉麟,未经梁嘉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