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表面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8536.8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晖;倪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友群;刘晖 |
主分类号: | G01B11/25 | 分类号: | G01B11/25;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表面 测量方法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测量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三维表面测量的方法和系 统。
背景技术
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技术在工业设计、制造、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近 年来其应用还扩展到产品仿制、逆向工程、快速原型、人体测量、影视动画、 虚拟现实等领域。
在申请号为03153504.6的中国申请中,公开了清华大学申请的一种测量 物体表面三维轮廓的方法,其包括:利用相位和立体视觉技术的结合,在物 体表面投射光栅,再采用双摄像机拍摄发生畸变的光栅图像,然后利用编码 光和相移方法获得左右摄像机拍摄图像上每一点的相位;最后利用相位和外 极线实现两幅图像上的点的匹配,从而达到对物体表面点三维坐标的反求。 该对比文件中所称的“光栅”,本文称为“图案”,对比文件中所称的“外极 线”,本文称为“极线”。
具体地,对比文件使用二进制黑白条纹编码和90°相移正弦灰阶条纹来 实现三维测量,其关键技术包括两点:其一是二进制黑白条纹编码,其二是 90°相移正弦灰阶条纹。二进制黑白条纹编码用“黑”和“白”来表示“0” 和“1”,用1幅黑白条纹图案可为图案中各点赋予1位二进制位,用2幅黑 白条纹图案可为图案中各点赋予2位二进制位,以此类推,用n幅黑白条纹 图案可为图案中各点赋予n位二进制位。在其实例中,共用7幅编码图案, 构造方法为第1幅为半黑半白,以后各幅逐次细分,细分方法为上一幅的黑 色部分被分为半黑半白,白色部分被分为半白半黑。7幅编码图案可得27个 编码序列,将整个图案区域分为27个长条。
n幅编码图案虽然可以区分图案中2n个不同的条形区域,但是同一个区 域内的点却无法区分,使得测量的分辨率受到限制。为了提高分辨率,遂提 出相移方案,即在编码图案的基础上再增加相移图案。相移图案也是黑白条 纹,不过其灰阶是连续变化的,条纹的周期一般等于编码图案中最窄条纹的 宽度。在其实例中,相移图案共有4幅,其灰阶均为连续正弦波变化,4幅图 案的相位依次相差90°。由相移图案的特性即可得到对比文件中公开的相位 计算公式。
根据上述二进制黑白条纹编码技术和相移技术,可以为光栅覆盖区域内 的任意一点赋予一个编码值和周期内相位值,两者结合即可得到相位值。有 了该相位值,再结合计算机视觉邻域中的极线约束关系就可以匹配两个摄像 机图像中的点,然后根据三角测量原理,就可以得到物体表面点的空间坐标。
在其实例中,由7幅编码图案加上4幅相移图案构成了一次测量中总共 需要投射的11幅图案,这样完成一次测量每一个摄像机均需成像11次,在 此期间测量设备和待测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运动。
这种三维测量方法虽然具有精度高、广泛适用的优点,但也存在以下缺 点:
首先,对比文件中的方法需要使用多幅投射图案,这样完成一次测量就 需要多次成像,限制了测量速度的提高。
其次,多次成像的时间无法做到很短,使得测量期间测量设备和待测物 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无法忽略,因此需要使用三脚架等固定装置使测量设备保 持固定,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
再次,该方法需要对整幅图像逐点计算编码和相位,存储这些编码和相 位也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因此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都比较高。
事实上,许多三维测量应用对测量的速度要求高,且要求使用简单,现 有的对比文件中的技术不能满足这一类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表面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满 足测量速度高且操作简单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表面测量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不 能满足测量速度高且操作简单的技术问题。
一种三维表面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点的空间坐标,由以下步骤 组成:
(1)向物体表面投射一均匀分布的面状光点图案,所述图案中光点之间的 距离满足其像点的平均失配度小于预设的失配度阈值;
(2)从至少两个角度获取物体表面光点的图像;
(3)匹配光点在各个图像中的像点;
(4)计算并保存光点的空间坐标;
(5)改变测量位置,继续进行步骤(1)-(4),直至还原出待测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友群;刘晖,未经倪友群;刘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8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