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改善径向顺应性的纺织人造血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7649.6 | 申请日: | 200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辛;陈莹;李毓陵;王璐;高洁;赵学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L2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径向 顺应性 纺织 人造 血管 | ||
1.一种管壁为双层机织结构的纺织人造血管,由外层织物管(1)和内层织物管(2)组 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层织物管(2)外壁母线方向上具有连接点,所述的外层织物 管(1)同轴嵌套于内层织物管(2)上且通过内层织物管(2)外壁母线方向的连接点 与内层织物管(2)由织物组织的接结纱连接(3a)或缝制连接(3b);外层织物管(1) 的内壁和内层织物管(2)的外壁间存在径向空隙,使得内外层织物管中存在非连续的 环状空间,并使外层织物管(1)呈屈曲状套在内层织物管(2)的外表面;外层织物 管(1)的周长和内层织物管(2)的周长差为2.5~5.0mm;所述内层织物管(2)具有 高的周向变形能力,在低压下产生较大程度的膨胀和收缩,模拟人体血管的弹性纤维 在舒张压范围内或低于舒张压范围内的周向拉伸性能,所述外层织物管(1)具有高的 周向变形能力,在高于压缩压时保持血管的尺寸稳定性,模拟人体血管的胶原蛋白纤 维在高血压条件下限制血管直径变形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壁为双层机织结构的纺织人造血管,其特征是:所述的 外层织物管(1)的周向由拉伸模量为481MPa、460MPa、433MPa、428MPa或376MPa 的纱线交织而成,内层织物管(2)的周向由拉伸模量为150~300MPa的纱线交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壁为双层机织结构的纺织人造血管,其特征是:所述的 外层织物管(1)的纱线为PET长丝,内层织物管(2)的经纱为PET长丝,纬纱为 PTT长丝或PU长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壁为双层机织结构的纺织人造血管,其特征是:所述的 内层织物管(2)采用平纹、斜纹或缎纹组织,外层织物管(1)采用平纹、斜纹或缎 纹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壁为双层机织结构的纺织人造血管,其特征是:所述的 内层织物管(2)的经纱细度为25~150d,纬纱细度为20~120d;外层织物管(1)的 经纱细度为25~150d,纬纱细度为25~15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壁为双层机织结构的纺织人造血管,其特征是:所述的 内层织物管(2)的经密为305~1005根/10cm,纬密为350~905根/10cm;外层织物管 (1)的经密为305~1005根/10cm,纬密为300~820根/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壁为双层机织结构的纺织人造血管,其特征是:所述的 内层织物管(2)直径为4.2~25.4mm,外层织物管(1)直径为5.8~25.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6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视频数据再生装置、视频数据生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