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旁通截止式液压锁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7476.8 | 申请日: | 200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柯明纯;赵建斌;唐勇;余炅;孙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5B20/00 | 分类号: | F15B2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褚竺 |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旁通 截止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的元件,特别是一种船用液压机的液压锁。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锁是船用液压机控制机电设备的主要组成元件,它配合换向阀等液压控制元件能使液压机按设定停留在任一工作位置,从而有效地控制相关设备的动作。由于船用设备要求的特殊性,常需要液压机具有应急手操功能,此时,需要液压缸两人工作腔相通;针对此,美国专利US5349818提出一种低静区的船用液压舵机,该操舵系统的液压锁(闭锁阀)包括一带可在阀套内往复滑动的短管阀的阀体,阀体的一、二端口经一人工泵连接,三、四端口和双作液压缸连接,该液压缸和方向舵或转向电机相连,在液压锁中设有阻止液体在端口间流动的阀门,使舵保持在固定位置,该技术方案除了能实现液压锁的功能外,其第三、四端口具旁通功能,和现有在液压缸上设置两工作油腔旁油道配合截止阀或在液压回路上设旁通回路等方案比较,有较大进步,但其结构仍然比较复杂,且在功能上仍嫌不足,难以满足船用设备的特殊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旁通截止式液压锁,它能简化多功能液压装置的结构,能使结构更紧凑,而且方便操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旁通截止式液压锁包括有液压锁,该液压锁设置在阀体上,其特点是在阀体连通液压锁的液压缸左、右油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左、右旁通阀,在阀体的进油道上设置有截止阀,一主阀芯的顶锥面和截止阀对应配合,该主阀芯的中锥面和左、右旁通阀对应配合。本发明保持有液压锁功能的基础上,仅操控主阀芯即可同时实现液压控制系统的旁通和截止功能。
本发明在一阀体内包括有液压锁油路上设旁通阀和截止阀,使设备的控制系统简化,结构更紧凑,尺寸也更小,其一主阀芯同时控制旁通和截止动作,使该技术方案显示其突出优越性,启闭过程中,旋转运动中锥面运动大大减小了操作力,减小了结构尺寸,当主阀芯旋进时,既控制旁通阀开启,同时也将截止关闭,有效地控制了在旁通状态下高压油对液压机等液压执行元件的负面影响,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液压控制装置,尤其是需应急手操功能的船用液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旁通截止式液压锁外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一)。
图3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二)。
图4是图2中B-B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图4中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4,旁通截止式液压锁包括有阀体1、液压锁2、左旁通阀3、右旁通阀3’、截止阀4和主阀芯5,液压锁2、左、右旁通阀3、3’、截止阀4和主阀芯5均容置在阀体1内,并形成有相互关联的通道。
阀体1,是一块状体构件,其中开设有能容置各组件的空腔,其侧边布设有液压缸左油路11和液压缸右油路11’,该二油路分别连接在液压缸的左、右工作腔。
液压锁2包括有液控阀芯21、液压锁阀座22、液压锁钢球23、定位套筒24、液压锁弹簧25和液压锁螺塞26,各构件呈左、右两侧对称布设液压锁2的结构和功能均和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其左、右工作腔分别和液压缸左、右油路11、11’连通。
左旁通阀3,位于连通液压锁的液压缸左油路11上(如图2、3),包括有左阀座31、左钢球32、左弹簧33、左螺塞34、左弹簧座35和左顶杆36,并和主阀芯5配合形成旁通功能,如图2、3、4所示,左阀座31配设在阀体1的内孔,外圆柱面上装设密封圈的密封槽,其一端旋压有左螺塞34将左阀座31固定在阀体1上,左阀座31上配设有左弹簧座35,一左弹簧33分别顶持在左螺塞34和左钢球32,一左顶杆36,其一端顶持左弹簧座35,另一端顶持主阀芯5;当左顶杆36位于主阀芯5的闭合段52时,左顶杆36对左钢球32未产生作用力时(如图2),左钢球32在左弹簧33作用压在左阀座31上,左旁通阀3呈闭合状态,当主阀芯5的开启段54经左顶杆36和左钢球32接触时(如图3),左钢球34克服弹簧力离开左阀座31,左旁通阀3呈开启状态,此时液压缸左油路11经左环道300、左开口301、左阀腔302、左斜道303和中心腔304接通(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