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计算机主机连结的外围装置及其相关的电源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7308.9 | 申请日: | 200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禄;庄英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主机 连结 外围 装置 及其 相关 电源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计算机主机连结的外围装置,例如:扫描仪,及其相关的电源控制方法,尤指一种可借由判断该计算机主机的状态(开机或关机)来产生电源控制信号,并依据该电源控制信号来自动导通/切断该外围装置的输入电源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某些计算机外设装置而言,像是扫描仪、打印装置或者多功能事务机(multi-function printer,MFP),其控制电源开启/关闭(Power ON/Power OFF)的动作模式需借由人为手动方式来切换电源开关,才能够达到装置开机/关机的需求。然而,以此种动作模式运作的计算机外设装置具有以下缺点:当使用者没有用到计算机外设装置时,假使没有随手关闭扫描仪的电源的习惯,会导致扫描仪持续维持在装置开机的状态下,相对地也会耗损扫描仪内部电子组件(例如:灯管、传感器等组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次数,并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消耗。
因此,如何提升扫描仪内部电子组件的使用寿命、节省功率消耗以及增加扫描仪更多的附加功能,也是本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与计算机主机连结的外围装置及其相关的电源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揭露一种应用于外围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外围装置通过传输接口与计算机主机连结。该电源控制方法包含步骤:通过传输接口侦测来自计算机主机的数据信号;借由数据信号来判断计算机主机的状态为开机,而外围装置处于装置关机状态时,则产生电源控制信号;以及依据电源控制信号来导通外围装置的输入电源,从而使外围装置由装置关机状态进入装置开机状态。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应用于外围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外围装置通过传输接口与计算机主机连结。电源控制方法包含步骤:通过传输接口侦测来自计算机主机的数据信号;借由数据信号来判断计算机主机的状态为关机,而外围装置处于装置开机状态时,则产生电源控制信号;以及依据电源控制信号来切断外围装置的输入电源,从而使外围装置由装置开机状态进入装置关机状态。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与计算机主机连结的外围装置,包含电源控制电路,包含传输接口、侦测单元以及开关单元。传输接口用来接收来自计算机主机的数据信号,其中电源控制电路通过传输接口与计算机主机连结。侦测单元耦接于传输接口,用来通过传输接口侦测数据信号的信号值判断计算机主机的状态,并用以产生电源控制信号。开关单元耦接于侦测单元,用以依据电源控制信号来选择性地导通或切断输入至外围装置的输入电源。其中,当外围装置处于装置关机状态下,且侦测单元判断计算机主机的状态为开机,则侦测单元发出电源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单元而导通输入电源,以使外围装置由装置关机状态进入装置开机状态;而当外围装置处于装置开机状态,且侦测单元判断计算机主机的状态为关机,则侦测单元发出电源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单元而切断输入电源,以使外围装置由装置开机状态进入装置关机状态。
附图说明
第1图为本发明与计算机主机连结的外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第2图为本发明与计算机主机连结的外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第3A图与第3B图为本发明应用于外围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的第一操作范例的流程图。
第4A图与第4B图为本发明应用于外围装置的电源控制方法的第二操作范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200 外围装置
110、210 电源控制电路
120 电压调节器
130 处理电路
140 电源输入端口
150 传输接口
160、260 侦测单元
SW1 开关单元
170 计算机主机
S1 状态
180 电源供应器
270 通用序列总线集线器控制电路
280 通用序列总线装置控制电路
Yin 输入电源
Sd 数据信号
Spc 电源控制信号
SL 确认联机信号
302~312、352~362、402~418、452~46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虹光商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3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惯性轮的双质量飞轮
- 下一篇:无人机拍摄支架减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