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组装制备响应性纳米微凝胶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7153.9 | 申请日: | 200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艾长军;胡沁;马敬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8F220/18;C08F212/08;C08F220/34;C08F220/56;C08J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制备 响应 纳米 凝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纳米微凝胶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组装制备响应性纳米微凝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凝胶是一种分子内高度交联的聚合物胶体粒子(粒径在50nm-1μm之间),其内部结构为典型的网络结构,通常以胶态形式溶胀于一定溶剂中且高度分散。环境响应性微凝胶是指因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微凝胶内部发生溶剂的挤出或溶胀,从而导致微凝胶的体积发生膨胀或收缩,引起其他性能变化的一类微凝胶。
一直以来,响应性微凝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响应性微凝胶和pH响应性微凝胶等单一响应性微凝胶,而近年来,温度/pH双重响应性微凝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制备温度/pH双重响应性微凝胶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单体共聚是最常用的方法,常见的聚合方法有乳液聚合、溶液聚合、分散聚合及沉淀聚合等,但由于这种方法制备微凝胶时,pH响应组分的加入会对温度响应部分有影响,而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去除难度较大。张青松(CN 200710038964.5)采用了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温度/pH响应型纳米微凝胶,但其粒径均较大。姜琬(CN 01126451.9)在微乳液聚合物体系合成接近透明的纳米级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核-壳结构法克服了单体共聚法的一些缺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核壳的分界不清,可能有一定的相溶性,核和壳一方发生相转变时,总要受到另一方的影响。
近年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自组装得到的多种形态结构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其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聚合物胶束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但是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纳米微凝胶,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组装制备响应性纳米微凝胶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1)PtBA-b-PDMAEMA的ATRP合成
(2)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壳交联胶束
本发明的一种自组装制备响应性纳米微凝胶的方法,包括:
(1)将疏水性单体A溶于溶剂中,在惰性气氛中加入引发剂1-氯代乙苯、催化剂氯化亚铜和络合剂N,N,N’,N”,N”-五甲基二乙撑三胺,在聚合温度100℃-110℃,磁力搅拌反应8-10h,得到大分子引发剂;
(2)将上述大分子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加入亲水性单体B,在惰性气氛中加入催化剂氯化亚铜与络合剂N,N,N’,N”,N”-五甲基二乙撑三胺,在聚合温度30℃磁力搅拌反应24-36h,得到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3)以上述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加入亲水性单体C,惰性气氛中加入催化剂氯化亚铜与络合剂N,N,N’,N”,N”-五甲基二乙撑三胺,在聚合温度70℃,磁力搅拌反应24-36h,得到ABC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4)将上述AB型或ABC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于四氢呋喃(THF)中,加入水,形成胶束溶液;THF与水的体积比为1-1∶9;
(5)向上述胶束溶液中加入乙烯基乙二醇二碘醚(BIEE),使其浓度为0.05μl/ml~0.2μl/ml,与壳层B嵌段的官能团发生壳交联,交联反应24-36小时,得到壳交联的胶束结构,形成了三维的空间网络结构,即纳米微凝胶。
所述步骤(1)疏水性单体A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或苯乙烯。
所述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聚合温度为100℃,苯乙烯的聚合温度为110℃。
所述步骤(1)中引发剂1-氯代乙苯、催化剂氯化亚铜、络合剂N,N,N’,N”,N”-五甲基二乙撑三胺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步骤(1)、(2)或(3)中溶剂为异丙醇、丁酮、二甲苯、或异丙醇/丁酮的混合液;单体在溶液中的体积分数为30-70%。
所述步骤(2)或(3)中大分子引发剂、催化剂氯化亚铜、络合剂N,N,N’,N”,N”-五甲基二乙撑三胺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步骤(2)亲水性单体B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具有温度/pH双重响应性。
所述步骤(3)亲水性单体C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
所述步骤(4)的胶束以不溶嵌段A为核、可溶嵌段B或B-C为壳。
所述步骤(5)微凝胶粒径为100nm-500nm,且粒径分布窄,而且其粒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嵌段比和分子量、聚合物浓度以及交联剂用量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