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器部分上部支架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7034.3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荣;陆耀明;黄爱民;李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B21D35/00;B21D3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17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器 部分 上部 支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件的加工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部分上部支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器是转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现有的转向器部分上部支架,由于其形状复杂、工艺方法比较复杂,使得其制造成本较高、不符合市场竞争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的汽车转向器部分上部支架的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转向器部分上部支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落片:用落片模具和压力机对原材料进行落片,得预落片A;
2)、成型:将预落片A放入成型模具一次性冲压成型,得预成型料B;
3)、冲孔:用冲孔模和压力机对预成型料B冲方孔得冲压件C1,再经过第一次冲测孔得冲压件C2,然后经过第二次冲测孔得冲压件C3,经检验后得汽车转向器部分上部支架。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在成型步骤中,在成型模具内加入防止圆角处起皱或拉裂的润滑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与现有工艺相比,具有工序简单、工序安排合理的优点,加工简单快捷、装配质量高、废品率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预落片A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预成型料B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冲压件C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冲压件C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冲压件C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6,汽车转向器部分上部支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剪料:选取1.5mm*1200mm*2640mm的板料,采用QC2Y-6*2500剪板机将其剪切成40件尺寸为1.5mm*295mm*284mm的料片。剪切时,板料不得倾斜,垂直度要求±2mm。
落片:对剪切好的料片用落片模具(单工序模)和JH21-160B压力机进行落片,得预落片A,注意检查预落片A是否有明显毛刺。
成型:将预落片A放入成型模具(单工序模)内,在成型模具内加入防止圆角处起皱或拉裂的润滑油,通过JH21-160B压力机经行一次性冲压,得预成型料B。
冲孔:对预成型料B用冲方孔模具和JH21-160B压力机冲出方孔,得冲压件C1,冲切完毕后,检查工件孔是否漏冲、是否冲偏;用冲测孔模具1经过第一次冲测孔得冲压件C2,检查工件孔是否漏冲、是否冲偏;然后用冲测孔模具2经过第二次冲测孔得冲压件C3,检查工件孔是否漏冲、是否冲偏。
完工检验:抽样检验按GB/T2828.1-2003/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进行,产品表面应无锈迹、过大毛刺和明显压痕,且尺寸符合标准。
最后入库包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汽油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