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体型铬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6743.X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威;余世炯;叶晓峰;柴子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37/00 | 分类号: | B01J37/00;B01J31/22;B01J31/04;B01J31/34;C08F10/02;C08F4/69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邬震中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体 型铬系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述(1)~(3)和(5)~(6),或者(1)、(2)和(4)~(6)的二种步骤:
(1)将载体硅胶在100℃~250℃下进行干燥处理,其中载体硅胶孔容为1.5~2.5ml/g,比表面积为300~600m2/g;
(2)结构式为RMgR’·yEt3Al的二烷基镁化合物的烷烃溶液和醇类化合物R1OH反应形成镁化合物溶液;其中R、R’是相同或不同的含有4~8个碳原子的烷基,R1是含有2~10个碳原子的烷基,y是RMgR’与Et3Al的摩尔比,其值为0.125~0.5;
(3)将(2)获得的镁化合物溶液负载在(1)获得的载体硅胶上;然后再负载铬化合物;
(4)在(1)获得的载体硅胶上负载铬化合物;然后再负载(2)获得的镁化合物溶液;
(5)将上一步骤得到的产物在100~400℃的氮气中进行煅烧;
(6)将氮气切换成空气,升温到550℃~850℃进行煅烧活化,得到最终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结构式为RMgR’·yEt3Al的二烷基镁化合物中的RMgR’为二丁基镁、二己基镁、丁基乙基镁或丁基辛基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为异丁醇、2-乙基己醇、2-甲基戊醇、2-乙基丁醇或辛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铬化合物为水溶性铬化合物或是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铬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铬化合物为铬酸铵、醋酸铬、硝酸铬或三氧化铬;所述的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铬化合物是双苯基铬、二叔丁基铬酸酯或乙酰丙酮化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和二烷基镁化合物中Mg的摩尔比是1.50~2.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和二烷基镁化合物中Mg的摩尔比是1.78~2.0∶1。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中的铬含量为0.1~5wt%,镁含量为1~10wt%,铝含量为0.1~4.5wt%,所述的重量百分含量均以最终催化剂总重量计。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体型铬系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7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