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式网络电阻器端面电极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4313.4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莫雪琼;张远生;谭正伦;卢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7/28 | 分类号: | H01C1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电阻器 端面 电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电阻器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电阻器端面电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网络电阻器端面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①对基板正面电阻器及背面电极进行印刷。②作条状切割,是以机械加工进行切割。③条状剥离、整列后,利用金属掩模遮蔽涂布,使端面电极形成预定的间隔距离。④以真空镀膜法进行端面镀膜,使未经金属遮蔽涂布的端面得以镀膜。但这种方法中的金属掩模容易变形,多次溅射后,金属掩模表面镀上一层很厚的溅射层不容易清除。这就使得使用和维护相当困难。由于产品端面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平整,金属掩模与产品表面间不可避免的会有间隙,容易导致真空镀膜过程产生绕射现象,使端面电极的间隔距离比预定的短,甚至出现电极间短路,且产品尺寸越小,危害越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解决了用金属掩模作遮蔽时因掩模与产品表面接触不紧密而出现绕射,从而使端面电极的间隔距离比预定的短,甚至出现电极间短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网络电阻器端面电极的制作方法,步骤为:A、将已经形成单元网络电阻体的电阻基板分割成数条条状电阻条,单元网络电阻体两端用于引出网络电阻体的正面电极均引出至电阻条的侧端;B、将步骤A的数条电阻条叠放在一起,不同电阻条上的单元网络电阻体重叠放置,数条电阻条的侧端整齐堆叠形成端面;C、在步骤B的端面上沿正面电极间距涂上掩膜油墨;D、在步骤C的端面上进行真空镀膜;E、将步骤D产品上的掩膜油墨去掉,形成完整的单元端面电极。
进一步:在上述网络电阻器端面电极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单元网络电阻体形成过程是在基板的正面、背面分别印上正面电极、网络电阻体和背面电极的过程。所述的步骤A还包括激光调阻的过程。所述的步骤C是用网框实现的在正面电极间距涂上掩膜油墨的动作,这就是说将具有正面电极间距的均布空隙的网框放到步骤B的端面上,掩膜油墨正好涂在这些均布空隙上,其他位置正好被网框的实体部份遮挡,这正是数个电阻条上的单元网络电阻体的端面电极位置。
为节约成本,所述的步骤E是用清水去掉掩膜油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油墨附着在端面上,使端面形成预定的间隔距离,代替用金属掩模遮蔽涂布,解决了用金属掩模易出现的掩模与产品端面接触不紧密而出现的绕射现象。新的制作方法形成的端面电极形状更接近设计尺寸,无绕射。整个制作过程成本低廉,所得的产品稳定性高、性能优越,更适合做小型的片式网络电阻器。现在片式元件正向小型化发展,因此本发明适合现在的发展潮流,对推动网络电阻器制造向小型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已经形成单元网络电阻体的电阻基板分割成数条条状电阻条的示意图;
图2是数条电阻条的侧端整齐堆叠形成端面的示意图;
图3是端面上沿正面电极间距3涂上掩膜油墨的示意图;
图4是端面上形成完整的单元端面电极的示意图;
图5是单元网络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条状电阻条、2单元网络电阻体、3正面电极、4掩膜油墨、5端面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旨是利用掩膜油墨遮蔽涂布,与真空溅射、蒸镀等真空镀膜技术搭配使用,尺寸的适用性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更适合做小型的片式网络电阻器,从而可以提高网络电阻器的成品率。由于掩膜油墨直接涂布在端面上,油墨和端面接触紧密,不会出现绕射现象,可以使端面电极图形更接近设计形状,降低制作难度。
一种标记代码为203的片式网络电阻器端面电极的制作方法,步骤为:A、将已经形成单元网络电阻体2的电阻基板分割成数条条状电阻条1,单元网络电阻体2两端用于引出网络电阻体的正面电极3均引出至电阻条的侧端,如图1所示。B、将步骤A的数条电阻条1叠放在一起,不同电阻条上的单元网络电阻体重叠放置,数条电阻条1的侧端整齐堆叠形成端面,如图2所示。C、在步骤B的端面上沿正面电极3间距涂上掩膜油墨4,如图3所示。D、在步骤C的端面上进行真空镀膜。E、将步骤D产品上的掩膜油墨4去掉,形成完整的单元端面电极5,如图4所示。所述的步骤A单元网络电阻体2形成过程是在基板的正面、背面分别印上正面电极、网络电阻体和背面电极的过程。所述的步骤A还包括激光调阻的过程。所述的步骤C是用网框实现的在正面电极间距涂上掩膜油墨的动作。所述的步骤E是用清水去掉掩膜油墨。所得的产品结构如图5所示。端面电极5形状很规整,无绕射,杜绝了由于端电极短路使整个网络电阻失效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