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简称“高原健康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4037.1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学川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动气 循环 高原 简称 健康 | ||
1.一种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简称为“高原健康房”),其特征是:包括改进型房屋和“正压气动气配循环系统”两部分,“正压气动气配循环系统”由制氧系统、自适应气配循环系统、充气增压系统、涡旋气动循环系统、室内原料气回收系统和安全系统组成,制氧系统产生分离气以供配置“高原生态环境混合气”使用;自适应气配循环系统配制“高原生态环境混合气”,配制的混合气氧含量需达到17.8%~18.8%,再根据氧含量和当地海拔高度确定氮含量和氮氧比例,以使混合气气压与当地大气压相符;“高原生态环境混合气”由充气增压系统经涡旋气动循环系统的注气口喷嘴注入室内;室内气体在涡旋气动循环系统的作用下产生涡旋气流循环;室内气体经涡旋气动循环系统的抽气口嘴由室内原料气回收系统输入制氧系统作为“原料气”重新利用以制取纯氧;安全系统由压力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安全阀门组成,当室内压力、二氧化碳、氧气指标参数超过安全预警设定标准时,安全阀门自动打开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其特征是:改进型房屋包括对房屋的门、窗、屋顶等透(漏)气结构进行加固和密闭性改造,并在房屋内侧墙面10~30厘米处钻一个(或两个)孔,设置单个(或双个)注气口,在距注气口位置50~100厘米、内侧墙面10~30厘米处钻一个孔,设置抽(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其特征是:在配制“高原生态环境混合气”时,选择性地使用三种气体来源:经过清洁过滤后的大气环境新鲜空气、从大气环境空气中提取的纯氧、从高原房排放的陈旧空气中提取回收的纯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其特征是:根据不同实际海拔高度和设定的预期“室内海拔高度”,向室内循环注入“高原生态环境混合气”,整体改变室内空气的氧、氮含量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其特征是:高原房内空气置换与循环流通通过如下方式:一是系统自动间歇性地将向高原房内注入“高原生态环境混合气”,直至室内空气中的含氧量达到预期参数标准设定值;二是在注入“高原生态环境混合气”的同时,自行启动排气过程,主动性地抽提、排放室内的陈旧空气,直至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或浓度)降低到预期参数标准设定值;三是置换室内空气的程序控制,以室内空气中的含氧量和二氧化碳浓度指标为依据,当其中任何一项指标参数超过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启动进行换气,直至空气质量恢复到设定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其特征是:涡旋气动循环系统的注气口喷嘴安装于注气口位置,且喷嘴朝向墙体内侧面成10°~50°的夹角(可根据房屋形状和大小进行适当调整);涡旋气动循环系统的抽气口嘴安装于抽(排)气口位置,且口嘴的方向背向注气口喷嘴成130°~170°夹角,并与墙体内侧面成5°~30°夹角(可根据房屋形状和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对于长方形且面积相对较大的房屋,采用双注气口(双注气口喷嘴)、单抽气口(单抽气口嘴)的结构,以达到双涡旋气动循环的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其特征是:将安全系统中的压力、氧气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涡旋气流中心地带上方,对于正方形、圆形状且面积相对较小的房屋,将传感器设置在房间顶部中心区域;对于长方形且面积相对较大的房屋,将两套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房间顶部的两侧中心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气动气配循环高原房,其特征是:室内原料气回收系统可通过其室内气体净化器,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学川,未经孙学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0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