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钙钛矿粉体的制备方法及所得的物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4002.8 | 申请日: | 200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杜泽伟;曹秀华;孟淑媛;付振晓;聂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26 | 分类号: | C04B35/626;C04B35/47;C04B35/468;C04B35/49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钙钛矿粉体 制备 方法 所得 物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的物质,尤其涉及一 种钙钛矿粉体的制备方法及所得的物质。
背景技术
以BaTiO3为代表的钙钛矿类化合物Ax(BO3)是目前世界上制造电子陶 瓷材料的基础化工材料,由于通过掺杂及其它手段可以获得具有合适可调 的介电常数,良好的铁电、压电、耐压及绝缘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制造各 种电容器材料(包括多层陶瓷电容器)、各种传感器、半导体材料和敏感元 件及微波器件,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商业价值。随着移动电话、笔记本电 脑、MP3、MP4、数码相机、移动电视等手持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加速了 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向小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这 必然对电子基础化工材料提出了越米越高的要求,希望得到颗粒大小可控、 球形或类球形、高分散甚至单分散的具有成份可精确调节且均匀的 80-1000nm的亚微米粉体。
传统上,通过球磨混合碳酸盐或氧化物后在超过800℃或以上的高温 煅烧以获得钙钛钙化合物的固相法是发展得最早最成熟的一种方法。但正 是由于固相法是在较高温度下较长时间的煅烧进行固相反应,因而其易于 长成粗晶而且团聚严重,粉体成份均匀性差,虽经大力研磨分散仍难以得 到高分散、超细的粉体,而且由于长时间的强力研磨,极容易带入杂质, 难以得到高纯度的产品。此外,由于长时间的研磨,还有可能使晶体结构 产生变形,最终导致实际应用时电性能劣化而不能使用。如公开号为 1362385A、1369459A的中国专利在制备BaTiO3时,就沿用了碳酸盐和氧 化物固相法合成的方法。再如公开号为1311173A的中国专利,其虽然得到 了纳米级的钛酸钡,但是其采用了高质量的原材料,但是制备高质量的原 料其本身就需要较高的技术,大批量应用其成本往往较为高昂,这对大生 产是不利的,更为困难的是其还需要控制合成气氛,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产 品的成本。为克服固相法的缺点,液相合成法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主要 是共沉淀法、草酸法、Sol-Gel法和水热法。共沉淀法是通过选用合适的沉 淀剂,实现各元素组分在液相下共沉淀,因而提高了材料的均匀性。但是, 其仍要经过一相对较高的分解温度,因此颗粒粒径及其均匀性、分散性仍 不太理想。如公开号为1110958A的中国专利在制备钛酸钡时,就采用了此 种方法。草酸法与共沉淀法相类似,它是通过选用草酸作为沉淀剂以生成 草酸复合盐,因而其材料的均匀性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其控制条件较为苛 刻,PH值稍微变化对其影响甚大,因而也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粉体。例如公 开号为1498492A、1541188A的中国专利,都通过草酸法制备了钙钛钙钛酸 盐化合物。Sol-Gel法是通过各种条件令多种成分由溶胶生成凝胶并烘干后 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制备钛酸盐的一种方法,其所得产品具有粒度小, 组成均匀,纯度高、分散性好的特点,但是由于需要使用昂贵的醇盐为出 发材料,因而其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其大批生产时生产周期长,控制困难, 这都影响了其产业化进程。例如,在公开号为1522984A、101100309A的中 国专利就介绍了此种方法。水热法则是在水热条件下,在液相无限制的条 件下直接合成钛酸盐的一种方法。因而其具有合成温度低、所得粉体形貌 好,分散性高、化学组成均匀、纯度高的优点,从而得到了大力发展。但 是传统上的水热法需要在较高的压力下进行,因而需要使用专用设备从而 提高了生产成本。如公开号为87104006A、1472169A、1473794A、1323759A、 101045554A的众多中国专利都采用了较高压力下水热制备钛酸盐的传统水 热方法。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常压下较为温和条件下制备钙钛钙化合物 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如公开号为1273562A、1338430A、1410388A、1772627A、 1683275A、1683276A、1683276A、101014539A、1951868A的众多中国专利 都采用了常压水热制备钙钛矿钛酸盐的方法。但是,如公开号为1338430A、 1410388A、1772627A的中国专利,虽然采用了常压水热制备钙钛矿钛酸盐, 但是其均需要使用有机醇,甚至采用了有机醇盐做为出发材料,因而其材 料成本高昂,同时为了生产上的安全,需要使用专用的防护设备,这都大 大降低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在特公平公报5-73695,5-73696,3-39014 的日本专利中,虽然也在常压水热下得到了钛酸盐,但是其在十分稀的溶 液中进行反应,因此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还要使用大型的设备和要另 外进行大量的污水处理,无疑降低了其产业化的价值,而特公平公告6-649 号日本专利则在将钛或锆的氯化物在水溶液中进行水解之后,还需要一个 恢复到碱性的工序,而特公平公报7-232923号日本专利和公开号为 1273562A、1951868A的中国专利则要把前驱液预热到较高的温度才能进行 接触反应,因此其都存在工序繁杂化和长时间化的问题,而且预热时还要 增加设备的投资。公开号为1683276A和1951868A的中国专利则在反应过 程中需要充入保护气体进行保护,这就对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增 加了产品成本。而公开号为101014539A的专利则需要预处理二氧化钛,并 分步加入钡盐和钙盐,再使用有机氨调节PH,还需要在较高温度下煅烧才 能得到目标产品,这都令工序复杂化和明显增加了生产周期和成本,不利 于大批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焊管线钢管管径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烟或滤棒的指标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