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助式呼吸球囊及自助式电动呼吸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3861.5 | 申请日: | 200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余科;蒋凌志;陈艳;湛晓;王瑜;黎珍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 地址: | 5101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式 呼吸 电动 呼吸系统 | ||
1.自助式呼吸球囊,包括球囊(1)、接口腔部分(6)和接鼻腔部分(7),其特征是:
1)在球囊(1)的上开口处、下开口处分别设有上单向气阀(2)、下单向气阀(3),上单向气阀(2)通过气管(5)直接或间接连通接口腔部分(6)和接鼻腔部分(7)的内腔;球囊(1)包括球囊体(1-1),在球囊体(1-1)的内腔依次设有隔热管(1-2)、加热器(1-3)、加湿器(1-5)和氧气管(1-4),隔热管(1-2)的侧壁设有若干个通孔(1-2-1)、使隔热管(1-2)的内腔与球囊体(1-1)的内腔连通,氧气管(1-4)的出气口露出加湿器(1-5)并与加热器(1-3)内腔连通;氧气管(1-4)的进气口与下单向气阀(3)的出气端连通;隔热管(1-2)的两端直接连通上单向气阀(2)进气口、下单向气阀(3)的出气口;
2)所述接口腔部分(6)包括单向瓣叶(6-1)、单向气体导流阀(6-2)、咬嘴结构(6-3)、底部出气端(6-4)、活塞式外套及出气阀(6-5)、弹性活塞(6-6)和连接头(6-7),咬嘴结构(6-3)呈近似“十”字状,咬嘴结构(6-3)的左部内腔放置单向瓣叶(6-1)和单向气体导流阀(6-2),咬嘴结构(6-3)的右部内腔放置活塞式外套及出气阀(6-5)和弹性活塞(6-6),底部出气端(6-4)连接在咬嘴结构(6-3)的右部端口,咬嘴结构(6-3)的上部连接接鼻腔部分(7),咬嘴结构(6-3)的下部通过连接头(6-7)连接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式呼吸球囊,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1-3)呈圆筒状、其侧壁形成若干个通气孔(1-3-1),所述加湿器(1-5)呈圆筒状、由吸水海棉或吸水棉花构成,所述加湿器(1-5)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气孔(1-5-1),加湿器(1-5)位于加热器(1-3)的内腔中,氧气管(1-4)位于加湿器(1-5)的内腔中;加热器(1-3)位于隔热管(1-2)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助式呼吸球囊,其特征是:所述接鼻腔部分(7)连通接口腔部分(6)的内腔,上单向气阀(2)通过气管(5)连通接口腔部分(6)的内腔,接鼻腔部分(7)由鼻腔通气管、鼻罩或面罩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助式呼吸球囊,其特征是:所述上单向气阀(2)由上接头(2-1)、阀盖(2-2)、单向阀芯(2-3)和上阀体(2-4)构成,上阀体(2-4)向下延伸出接头(2-4-2),上阀体(2-4)中设有若干通气孔(2-4-1),阀盖(2-2)中设有若干通气孔(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助式呼吸球囊,其特征是:所述下单向气阀(3)包括阀体、连接扣件(3-1)、氧气输入口(3-2)、单向通气孔(3-3)和阀芯(3-4),连接扣件(3-1)设置在阀体的外侧,氧气输入口(3-2)、单向通气孔(3-3)设置在阀体内腔,阀芯(3-4)位于阀体与球囊(1)输入端的连接处,阀芯(3-4)的单向氧气出气口(3-3-1)与氧气管(1-4)的输入口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助式呼吸球囊,其特征是:所述气管(5)为螺旋式塑料管、其两端形成螺纹接头或弹性接头,其中的单向阀芯(2-3)由一片单向瓣叶构成,接鼻腔部分(7)由双管式鼻腔管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助式呼吸球囊,其特征是:所述气管(5)为螺旋式塑料管、其两端形成螺纹接头或弹性接头,其中的阀芯(3-4)由一片单向瓣叶构成,接鼻腔部分(7)由双管式鼻腔管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助式呼吸球囊,其特征是:加热器(1-3)为电热加温钢芯,该电热加温钢芯由3~10条电热金属杆构成,电热金属杆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气孔;在球囊体(1-1)的底部设有板型扣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未经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8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