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液型酸性蚀刻液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3746.8 | 申请日: | 2009-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美特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3/04 | 分类号: | C09K13/04;C23F1/1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 地址: | 5161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液型 酸性 蚀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线路板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化学方法在印刷线路板上形成线路的酸性蚀刻液。
背景技术
酸性蚀刻是制造印刷电路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酸性蚀刻工序利用酸性蚀刻液在蚀刻机内完成。酸性蚀刻液包括酸性蚀刻子液和酸性蚀刻母液。常见酸性蚀刻是在蚀刻过程中,酸性蚀刻母液被喷洒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蚀刻母液将不需要的铜除去。
目前,较常使用的蚀刻液有:三氯化铁蚀刻液,过氧化氢-硫酸蚀刻液,过硫酸蚀刻液。但是,三氯化铁蚀刻液,生产中造成的污染较严重。过氧化氢-硫酸蚀刻液的过氧化氢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硫酸蚀刻液这种蚀刻剂的稳定性差,较易分解,蚀刻速度与溶铜量低。同时,上述蚀刻废液不易回收,作为污染物则属于高浓度危险废物,需要高昂的处理费用,且存在二次污染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经济实用,污染小,容易回收废液的单液型酸性蚀刻液。
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单液型酸性蚀刻液,各组分及含量为:盐酸38%~42%,氯化铵10%~12%,添加剂0.15%~0.25%,水47%~50%。
优选地,盐酸40%,氯化铵11%,添加剂0.2%,水48.8%。
以上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
本发明盐酸浓度31%,添加剂是硫酸钠、碳酸氢铵或硝酸铵,水是自来水、软水或去离子水。
本发明将各定量的原料加入搅拌池内进行搅拌,使原料完全溶解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设备简单,成本低,快速、高效和操作方便,无氯气逸出,对环境和人的危害小。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易实现循环利用的特点。
2、本发明废液回收通过实验,全部资源化利用,不仅本身没有任何三废产生和外排。可以先以铁为原料,提取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铜,包含大量铁和酸的残余废液再通过铁盐、亚铁盐、水、无机酸或有机酸调配铁含量及酸含量,经氧化、水解、聚合、复合改性等反应即可获得一种高效净水剂——改性聚铁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例实施例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浓度30%的盐酸38%,氯化铵12%,添加剂为硫酸钠0.25%,自来水49.75%。氯化铵可以是农业级的,也可以是工业级的。各原料加入搅拌池内进行搅拌,使原料完全溶解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浓度31%的盐酸42%,氯化铵10%,添加剂为碳酸氢铵0.15%,软水47.8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浓度32%的盐酸39.31%,氯化铵10.5%,添加剂为硝酸铵0.19%,去离子水5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浓度32%的盐酸41%,氯化铵11.8%,添加剂为硝酸铵0.2%,去离子水4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浓度31%的盐酸40%,氯化铵11%,添加剂为硫酸钠0.2%,水48.8%。
对上述四个实施例的废液回收通过实验,全部能资源化利用,其中,实施例4的废液回收按照中国发明专利号200610122072.9提取铜后,通过氧化、水解、聚合、复合改性等反应可获得最佳高效净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美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美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态悬浮焙烧炉下降烟道冷风门烟气温度调节结构
- 下一篇:可伸缩LED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