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管的防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3717.1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4 | 分类号: | H01R4/64;H01R43/00;F16L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 防雷 方法 | ||
1.一种塑料管的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塑料管管体上设置有导电体,通过导电体连接避雷针和/或接地,形成完整的避雷系统,实现对塑料管的防雷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管的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管材导电体通过预热预成形为与塑料管管体表面吻合的弧度;
2)将热熔胶与塑料管共挤成形;
3)将步骤1)中预成形的管材导电体与步骤2)共挤成形的管材进行辊压,冷却后使得管材导电体通过热熔胶与塑料管管体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管的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于塑料管管体连接的管件进行防雷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21)将管件导电体通过预热预成形为与管件表面吻合的弧度;
22)将管件导电体放入注塑模具与管件注塑成形;
23)安装过程中将管材导电体与管件导电体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塑料管的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放电量大小的估算值调整所述导电体的宽度及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7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用蓄电池匣以及电动工具
- 下一篇:谐波产生装置及其产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