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附着力无苯环保通用喷码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3413.5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皮丕辉;聂建华;罗建立;郑大锋;文秀芳;程江;杨卓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着力 苯环 通用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附着力无苯环保通用喷码油墨,特别涉及一种在聚乙烯、聚丙烯、 金属铝材、玻璃、PET、PVC和PVA材料表面具备优良附着力,并且不需要使用苯类物质 作为溶剂的喷码油墨配方。
背景技术
在油墨化工行业中,喷码机用油墨因具有字迹清晰、性能稳定、耐擦洗等优异性能而 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各种喷码油墨产品绝大多数只适用于某些极性材料表面的喷 印,基本上都无法在表面能极低、难于粘接的非极性材料聚乙烯表面获得满意的附着性能, 喷着在聚乙烯材料表面的油墨附着牢度较差,极易被擦掉。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0810054117.2公开了一种喷码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由 以下原料和溶剂制备而成:松香改性树脂15-35,硝化棉3-15,颜料或染料2-10;丁酮20-50, 异丙醇5-20,甲苯10-30。该油墨墨性稳定,印迹清晰,干燥迅速,并且在聚烯烃材料表面, 尤其是喷印在聚乙烯材料表面,其墨层的耐摩擦和抗刮伤性能较好;但是墨层在聚乙烯和 聚丙烯材料表面的附着力相当小,附着牢度很差。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03116083.2公开了一种丙烯酸树脂喷码油墨的配方,以1000份计, 丙烯酸树脂54~100份、油溶性染料18~27份、导电盐9~18份、附着力增进剂5~20份、乙 二醇醚类30~50份,丁酮750~900份,醋酸酯6~10份。该油墨虽然在聚丙烯材料表面的附 着力较大,但是在聚乙烯材料表面的附着力较小,附着性能相当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在聚乙烯、聚丙烯、金属铝材、玻璃、 PET、PVC和PVA材料表面附着力优异且对环境友好的通用喷码油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附着力无苯环保通用喷码油墨,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和溶剂制备而成:
改性氯化聚丙烯树脂 5-10%
复配树脂 1-5%
丁酮 65-95%
染料 2-6%
导电助剂 0.5-1.5%
增塑剂 1-3%
液体石蜡 0.5-1.5%
其它助剂 1-3%
所述改性氯化聚丙烯树脂为CPP814HS、CPP841S、CPP883S或CPP863HS
所述复配树脂为一种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其侧链上带有至少1个通式一或者通式二的 基团,通式一为-X1-X2,其中X1为1~5个碳原子的烃基,X2为羟基、环氧基、酰胺基、 氨基、二甲基氨基、N,N-二甲基二氯苯基、N,N-二甲基-N-苯基、2,4,6-三氯苯基的基团; 通式二为-COO-Y1-Y2,其中Y1为1~3个碳原子的烃基,Y2为松香酸基或氢化松香酸基
所述染料为油溶性金属铬络合染料;
所述导电助剂为盐酸二甲基胺、醋酸四甲基铵、四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 基氯化铵或四丁基六氟磷酸盐;
所述其它助剂为润湿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或抗粘连剂。
上述油墨配方中所述改性氯化聚丙烯树脂CPP814HS、CPP841S、CPP883S和CPP863HS 是氯化聚丙烯经马来酸酐、丙烯酸酯等极性功能单体接枝改性,或者经进一步氯化反应改 性而生成的热塑性树脂,对聚丙烯和部分极性材料具有优良的附着效果,但是对聚乙烯材 料的附着性能较差。该类改性氯化聚丙烯不需要苯类、烃类和卤代烃类溶剂溶解,在低碳 原子数的酮酯类溶剂中就能被良好溶解,并且其化学稳定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耐酸性 等性能优良。
一般而言,改性氯化聚丙烯的内聚力和粘结强度较低,导致喷印在聚丙烯和部分极性 材料表面的墨层牢度不够,墨层极易破裂,较易发生墨层破坏。因此需要选用某些极性树 脂与其复配,以增加聚丙烯的内聚力和粘结强度,提高墨层的耐摩擦和抗刮伤等性能。某 些带有特定基团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与改性氯化聚丙烯拼混使用,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墨层 的附着性能、耐摩擦和抗刮伤,而且对聚乙烯材料表面的附着力出现惊人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