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比重轻、耐冲击的阻燃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2889.7 | 申请日: | 200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平;刘幸平;周桂明;朱德洲;刘崇武;刘崇文;李锋;杨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上洲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521;C08L23/08;C08L5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重 冲击 阻燃 聚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比重轻、耐冲击的阻燃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简称PP,因为其无毒、无味以及具有优良的物化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包装、汽车、家电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新的改性添加剂和新的混配工艺使得聚丙烯的刚性、韧性等性能得到改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在文化、娱乐、食品、医疗、材料、居室装饰等各个方面不同变化的要求与提高,市场中很多物品越来越多地使用PP材料,尤其是在家具中的,PP材料制品备受青睐。
由于家具的特殊性,特别是塑料椅子,人们对其制造材料的性能的要求比较高;塑料椅生产测试条件和应用环境也十分苛刻,不仅要求其耐冲击,而且要求其比重要小于1,甚至更进一步要求其具有阻燃性能能,并达到一定防火级别。目前,对PP进行阻燃改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填加型阻燃改性的方法,一种是反应型阻燃改性办法。填加型阻燃改性的办法由于粉体添加量大,大大增加了PP的比重;而反应型阻燃改性的办法由于阻燃剂添加量少,对比重影响不大,但是反应型阻燃剂对增韧剂非常敏感和挑剔,要使PP防火性达到UL94-V0级是一个技术难题。
通常,填加型阻燃改性主要采用溴类防火剂和氧化锑复配,要达到UL94-V0级,PP中阻燃剂总量要加到22%以上,这样生产出阻燃PP的比重达到1.27~1.30g/cm3。这样单纯用阻燃剂,不仅比重大,而且成本高,要降低成本,只有加入10~20%的填料,这样成本虽然下降,但比重上升到1.40g/cm3以上,又不能达到生产塑料椅的要求。
反应型阻燃改性主要应用八溴和六溴等反应型防火剂与Sb2O3复配对PP进行阻燃改性;总体防火剂用量不到10%,对PP物性影响非常有限,但是用于塑料椅的材料要求耐冲击,而对PP进行增韧改性后,反应型防火剂就失效。
PP本身不耐冲击,要符合低成本要求,只有采用反应型阻燃改性办法。但对PP进行冲击改性后,反应型阻燃剂又失效。因为同时解决PP耐冲击改性和反应阻燃改性协同性是目前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即耐冲击又能使阻燃的,特别适用于制造塑料椅的比重轻、耐冲击的阻燃聚丙烯。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一种比重轻、耐冲击的阻燃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得以实现的:
一种比重轻、耐冲击的阻燃聚丙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
聚丙烯 70%~80%
阻燃剂 6%~10%
氧化锑 3%~8%
增韧剂 5%~8%
纳米级高岭土 5%~10%
抗氧剂 0.1%~0.5%
抗氧辅剂 0.1%~0.5%
己烯基双硬脂酰胺 0.1%~1%。
其中,所述的一种比重轻、耐冲击的阻燃聚丙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
聚丙烯 70%~80%
阻燃剂 6%~10%
氧化锑 3%~6%
增韧剂 5.5%~7.5%
纳米级高岭土 5%~7%
抗氧剂 0.1%~0.5%
抗氧辅剂 0.1%~0.5%
己烯基双硬脂酰胺 0.3%~0.5%。
其中,所述的增韧剂为乙烯与辛烯的共聚物、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或二者的混合。乙烯与辛烯的共聚物通常缩写为POE,为苯乙烯系热可塑性弹性体通常缩写为SEBS。
其中,所述的阻燃剂为卤脂族磷酸酯,例如三氯乙基磷酸酯。
其中,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
所述的抗氧剂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优选市售商品名为抗氧剂1010的抗氧剂。
其中,所述的抗氧辅剂为硫代二丙酸双酯或亚磷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上洲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上洲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
- 下一篇:增强尼龙直线运动钢球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