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酸铁铵在检测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2561.5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静;蒋忠军;洪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卫 |
地址: | 51018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检测 喹诺酮类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尤其涉及硫酸铁铵在检测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喹诺酮类(4-quinolones)抗菌药,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该类药物的开发始于1962年的萘啶酸,自1978年诺氟沙星的问世以来,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超过五十种。
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其他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某些品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第一代喹诺酮类的品种有萘啶酸(Nalidixic acid)和吡咯酸(Piromidic acid)等,第二代喹诺酮类的品种有新恶酸(Cinoxacin)和甲氧恶喹酸(Miloxacin)等,第三代喹诺酮类的品种有诺氟沙星(Norfloxaicin)、氧氟沙星(Ofloxacin)、培氟沙星(Per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等,第四代喹诺酮类的品种有加替沙星(Gatifloxacin)与莫昔沙星(Moxifloxacin)等。
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及其他类的各种感染,还可用于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但该类药物对人体也存在很大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中枢反应、可诱发癫痫、影响软骨发育、易产生结晶尿及易导致肝损伤等。
目前在抗感染药物市场中,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上的用量已超过青霉素类,成为第二大类抗菌药物,因其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喹诺酮类药物在各种领域中被大量非法添加,尤其是在化妆品和保健品中,造成大规模的滥用,并引发抗菌素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快速检测化妆品和保健品中的喹诺酮抗菌素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目前对于非法添加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我国药典主要是采用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法,《药品快速鉴别手册》采用丙二酸、醋酐;枸橼酸醋酐;酒石酸、醋酐;碘铋酸钾/醋酸试液鉴别法,国外药典(USP32、BP2009)采用红外及薄层色谱法,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酸/酸酐法操作复杂,需水浴,不适合现场检测及推广,另外,碘化铋钾醋酸或盐酸溶液,属于生物碱试剂,大多数生物碱可与该试剂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专属性差。
药品快速检验是WHO倡导推广使用的打击假药的有效方法,但这些方法只适用于某些原料药和成分简单西药制剂中药效成分真假的鉴别,目前针对化妆品、保健品中非法掺杂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尚无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硫酸铁铵在检测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应用,利用硫酸铁铵与喹诺酮类药物能形成明显的淡橙红色至橙红色复合物,从而实现对喹诺酮类药物专属性强、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直观的检测。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人对比各类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结构式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三种母核:喹啉羧酸、萘啶酸和曾啉羧酸,喹啉羧酸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萘啶酸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曾啉羧酸的结构式如式(III)所示。
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硫酸铁铵可与上述三种母核分别发生螯合反应,生成淡橙红色至橙红色复合物,该反应专属性强,且显色现象直观易于观察,因此可将硫酸铁铵用于喹诺酮类药物及其制剂的鉴别,还可以用于检测非法添加喹诺酮类药物,尤其是化妆品、保健品、保健食品、消毒产品或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未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