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移动终端语音输出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2380.2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潘中毅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移动 终端 语音 输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移动终端语音输出的方法及 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通话质 量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通话,降低用户的体验度。
目前的移动终端一般通过调整移动终端中的音频参数,使得通话声音与原 声保持一致性,从而减少失真。但是这种只是针对音频参数进行调整只是改善 了音质,但是无法消弱噪声。
现有技术方案中也有在移动终端上添加硬件设备来减少噪音,如通过在麦 克风处增加硬件专门记录噪音,在对噪音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噪音,但是这种额 外增加硬件的方式成本比较高,且由于噪音和语音信号混合进行处理中,会增 加设备处理噪声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调节移动终端语音输出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根 据预先存储的用户语音特征数据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号进行匹配处理,从而 解决了语音通话质量不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调节移动终端语音输出 的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语音特征数据,并将所述采集的用户语音特征数据存储;
移动终端接收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号;
根据预先存储的用户语音特征数据将所述语音信号匹配为用户语音数据和 噪声语音数据;
对所述语音数据匹配的结果进行语音控制处理,并得到语音输出数据;
发送所述语音输出数据。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语音特征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采集模块采集的用户语音特征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号;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用户语音特征数据将所述语音信号匹配为 用户语音数据和噪声语音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语音数据匹配的结果进行语音控制处理,并得到语 音输出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语音输出数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接收的语音信号与用户特征数据进行匹配处理, 并对匹配处理的结果进行语音控制处理,可以改善语音输出数据的通话质量, 增加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用户语音特征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移动终端语音输出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4中移动终端中匹配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4中移动终端中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考虑到嘈杂环境下通话往往双方听不清楚对方声音, 因此在用户预先在移动终端上将自己的声音通过录音记录下来,并且分析获取 用户声音的发声频率,音色等信息。在以后的通话过程中对语音信号进行提取 分析,与先前存储的移动终端使用者的声音匹配相近的音频信号则进行适当的 增益放大,其它的语音信号基本可以认为是噪声,对这样的音频成分信号进行 增益控制,调低其音量进行抑制,最后将调整后的音频信号编码发送,这样对 方听到的声音人声就很清楚,而噪声大为减小,较大的改善通话效果。
首先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用户语音特征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包括如下步骤:
S101:通过移动终端对用户的语音进行采集;
S102:对采集到的语音进行语音特征分析;
S103:将分析出的语音特征数据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