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蒸煮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2370.9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黎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泽荣 |
主分类号: | C13G1/00 | 分类号: | C13G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蒸煮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连续加热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煮制的挤压糖果和类似产品生产中,在将糖果通过挤出机挤出来 前,一般都需要经过加热煮制混合,以便将多种糖果原料混合加热并煮到 一定的浓度,然后通过输送泵施加以一定的压力由挤压机及其模具喷口以 一定的形状挤出。由于需要经过加热煮制和输送两个工序,无形中就加长 了糖果的流动距离,这样,既容易损失热能和动能,对浓度较高的糖果或 类似的产品生产难度大,易损坏输送设备,也造成容易原料积聚在输送管 道的死角部位,特别是一些粘度高的物料,难以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施压、混合、浓缩时间短的、 能保证产品质量的连续蒸煮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段的侧面带有进料口的输送圆管、转动 设置在输送圆管内的螺纹外径与输送圆管内径相配的螺杆、固定在输送圆 管前端的带动螺杆转动的动力机构、固定在输送圆管后端头上的挤出喷 头,输送圆管外侧壁上设置有带有媒介进口、媒介出口的加热夹套,加热 夹套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在输送圆管中段和尾段设置有蒸汽抽取排泄 口。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输送圆管内,动力机构带动螺杆转动将进 入输送圆管内的物料往前输送,往夹套通入加热媒介对输送圆管内的物料 加热煮制,然后通过输送圆管中段和尾段所设置的蒸汽抽取排泄口减压抽 取蒸汽,使物料浓缩成适合浓度的物料,最后浓缩的物料在螺杆输送施压 下挤出到成形机,再从挤出机喷头成型。由于采用螺杆输送并通过夹套内 的加热媒介持续加热,并在加热输送过程中减压抽取热蒸发出来的蒸汽, 这样,实现了加热的同时又对物料施加压力并在输送过程中进行浓缩,从 而使煮制、浓缩、输送、连续完成,具有煮制浓缩混合时间短,适宜工业 化连续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
这里,输送圆管由前段、中段、尾段三个功能段组成,两蒸汽抽取排 泄口分别设置在中段的前端、尾段的前端。前段是前部入料混合加热煮制 段,中段是中部混合蒸发浓缩段,尾段是后部加压输送挤出段。
在位于前段的前部入料混合加热煮制段的螺杆上的螺纹是螺旋叶片 或者是刮桨。采用螺旋叶片或者是刮桨可有效地使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
输送圆管尾段的螺杆尾端部的螺距比输送圆管尾段的螺杆中部及前 端的螺距小或输送圆管尾段的螺杆直径沿输送圆管尾段的螺杆的前端、中 部、尾端部方向变大或者输送圆管尾段的螺杆尾端部的螺距比输送圆管尾 段的螺杆中部及前端的螺距小同时输送圆管尾段的螺杆直径沿输送圆管 尾段的螺杆的前端、中部、尾端部方向变大,以便增加浓缩物料的挤出压 力。
在输送圆管前段设置两个以上的物料添加口,以便添加不同品种的物 料添加物。
在输送圆管中段和尾段的蒸汽抽取排泄口分别有两个以上,以便充分 地蒸发水分,浓缩物料。
为了使物料加热和混合均匀,同时有利于蒸汽的溢出,在输送圆管中 段的蒸汽抽取排泄口的前面的螺杆身部设置有凸出块,在输送圆管尾段的 蒸汽抽取排泄口的前面的螺杆身部设置有凸出块。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煮制、浓缩、输送、连续完成,具有煮 制浓缩混合时间短,适宜工业化连续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固定在机架12上的且前段2e的侧面带有一个 以上的进料口1的输送圆管2、转动设置在输送圆管2内的螺纹外径与输 送圆管2内径相配的螺杆3、固定在输送圆管2前端2a的带动螺杆3转动 的动力机构4、固定在输送圆管2后端头2b上的挤出喷头5,输送圆管2 外侧壁上设置有带有媒介进口6、媒介出口7的加热夹套8,加热夹套8 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9,挤出喷头5内侧中部设置有轴承13,螺杆3的 尾端部3a转动连接在轴承13上,在输送圆管2中段2c和尾段2d设置有 蒸汽抽取排泄口10。输送圆管2由前段2e、中段2c、尾段2d三个功能段 组成,一个以上的蒸汽抽取排泄口10分别设置在中段2c的前端、尾段2d 的前端。
在位于输送圆管2前段2e的前部入料混合加热煮制段的螺杆3上的 螺纹是螺旋叶片或者是刮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泽荣,未经黎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的制造方法和电极
- 下一篇: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