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器对电池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2006.2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5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缪辉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006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器 电池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和充电池之间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可充电电池是目前提高资源使用率、避免废弃电池污染环境的很 好选择,在各种使用可充电电池的设备中,可能使用不同类型的电池组, 不同种类的电池组电气参数不一致,需要充电器区别对待。目前市面上的 解决方法是电池组中增加区分电阻,以不同的电阻值区别不同类型的电池 组。此种方法功能单一,不能将电池组的其它信息通知充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识别置入充电器中的电池 信息的识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器对电池的识别方法,在充电器主控电路中预先存储有信息 库,该信息库内包含有脉冲信号频率信息以及与频率信息配对的电池型号 和电池状态信息,
所述的方法步骤为:
设置于电池中的控制电路收集该电池型号和电池状态信息,将信息转 换为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电池与充电器充电时导通的线路向充电 器主控电路发出该脉冲信号;
充电器主控电路接收该脉冲信号,并根据脉冲信号的频率对照信息库 识别出置入充电器中的电池型号和电池状态信息;
该电池状态信息为电池当前电量信息和温度信息。
其中,充电器与电池之间设置有三条可导通的线路,分别为充电正极 线、地线和通信线,其中,充电正极线与地线组成充电回路向电池充电, 通信线与地线组成通信回路传递脉冲信号。
本发明通过不同的脉冲信号定义不同的电池以及电池状态,使充电器
对置入其中的电池识别更加准确、更加全面,既可以识别电池的型号, 也可以识别出电池的各种状态信息,如温度、当前电量等,从而使充电器 充电时自动调节适应该电池,避免了由于充电时充电参数与电池参数不一 致造成的电池损坏、电池爆炸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充电器与电池电路联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 发明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充电器和电池之间通信的缺点,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 可以识别出更多电池信息的方法,以使充电器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输出 电压、电流更符合电池当前的要求,避免损坏充电池。
本发明中,在充电器主控电路中预先存储有信息库,该信息库内包含有 脉冲信号频率信息以及与频率信息配对的电池型号和电池状态信息。
由此,充电器与电池之间设置有三条充电时导通的线路,分别为充电正 极线、地线和通信线。其中,充电正极线与地线组成充电回路向电池充电, 通信线与地线组成通信回路传递脉冲信号。充电器中的主控电路接收通信 回路脉冲信号并可与信息库数据对照,用于识别出电池相应的电池型号和 电池状态信息。
识别方法的步骤为:
首先,设置于电池中的控制电路收集该电池型号和电池状态信息,将信 息转换为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电池与充电器充电时导通的线路向 充电器主控电路发出该脉冲信号;
然后,充电器主控电路接收该脉冲信号,并根据脉冲信号的频率对照 信息库识别出置入充电器中的电池型号和电池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向充电器提供的信息可以是电池型号信息和电池当 前电量信息和温度信息等,充电器根据该信息通过主控电路调整充电参数。 在充电过程中,可通过对电池控制电路的设置使之间隔一定时间自动发出 脉冲信号,使充电器能够实时了解电池的电池状态信息,及时调整充电参 数。
如下表所示为充电器主控电路信息库内容举例,对于不同的电池组,根 据电池组不同的电池状态信息设置相应的频率:
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不同的脉冲信号定义不同的电池组以及电池状 态,使充电器对置入其中的电池组识别更加准确、更加全面,既可以识别 电池的型号信息,也可以识别出电池的各种状态信息,如温度和当前电量 等,从而使充电器充电时自动调节适应该电池,避免了由于充电时充电参 数与电池参数不一致造成的电池损坏、电池爆炸等问题。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充电器的主控电路和电池中的控制电路可在现有充 电器主控电路和电池控制电路稍加改进即可,因这种改进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较容易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2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层式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废旧电池的切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