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置电磁铁磁流变阻尼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1908.4 | 申请日: | 2009-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谭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和平 |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电磁铁 流变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具体涉及到一种外置电磁铁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普通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活塞作为磁场发生器通常采用哑铃状结构,励磁线圈就缠绕在哑铃状活塞的中部,当活塞与工作缸发生相对运动时,工作缸内的磁流变液将被迫从活塞的一端通过活塞与工作缸体的间隙进入活塞的另一端;由于流过间隙的磁流变液会随间隙内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屈服强度的变化,因此,这类磁流变阻尼器就是改变活塞上励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来调节活塞与工作缸体的间隙内的磁场强度,来调节活塞在工作缸内的运动阻力,使阻尼器的阻尼力得到控制;然而,由于这类磁流变阻尼器受哑铃状活塞最小断面面积的限制,使作为磁场发生器的活塞所产生的磁场强度难以提高,导致这类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的变化范围难以做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普通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磁场强度难以提高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置电磁铁磁流变阻尼器;外置电磁铁磁流变阻尼器包括有电磁铁、工作缸、活塞、活塞杆并且在工作缸内充满磁流变液,其特征在于电磁铁固定在工作缸的外圆周上。作为外置电磁铁磁流变阻尼器的磁场发生器的电磁铁位于工作缸的外圆周上,所以,外置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可以不受活塞断面面积的限制来进行设计,采用实心圆柱体结构的活塞使活塞的断面面积大大提高,与普通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电磁铁置于工作缸以外,避免了励磁线圈在工作缸内受到磁流变液的长时间反复冲刷而对励磁线圈产生的不良影响。
2.电磁铁外置有利于散热,从而避免了励磁线圈发热而导致工作缸内磁流变液温度升高后而引起的磁流变液性能改变。
3.电磁铁外置后阻尼器工作缸内的磁场强度设计可不受活塞断面面积的限制,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缸内的磁场强度,使外置电磁铁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可调节范围增大。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结构图。
图2是图1剖面图。
参见图1,由高导磁材料构成的实心圆柱体活塞2的两端固定有活塞杆4,活塞杆4通过由不导磁材料构成的工作缸3的密封圈7和轴承8从工作缸3的两端伸出,工作缸3内充满了磁流变液5,与工作缸3同样长度的外置电磁铁1通过紧配合等方式固定在工作缸3的外圆周上,外置电磁铁1的两组励磁线圈6和9与电源相接。外置电磁铁1未通电时,工作缸3内的磁流变液5呈液体状态而流动性较好,当活塞2与工作缸3发生相对运动时,工作缸3内的磁流变液5将比较容易地从活塞2的一端通过阻尼通道11流到活塞2的另一端,活塞2在工作缸3内的运动阻力较小;外置电磁铁1通电后,电磁铁1产生的电磁场透过由不导磁材料构成的工作缸3,使工作缸3内的磁流变液5的粘度增大,还使阻尼通道11的磁场强度提高,当活塞2与工作缸3发生相对运动时,由于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缸3内的磁流变液5的粘度增大和阻尼通道11的磁场强度的提高,使活塞2在工作缸3内的运动阻力增大,使外置电磁铁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和平,未经谭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1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