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中货架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0801.8 | 申请日: | 2009-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孔令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G01B5/00;G01B5/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方 洪 |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货架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中货架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货架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起增加摩托车载物能力的作用。中货架的造型与摩托车上的安装位置相适应,在中货架的前端设有左右对称的前支耳,该前支耳与车架前部的主弯管连接;在中货架的后端设有后支耳,该后支耳与车架的后部连接,中货架通过前、后支耳固定于车架上。目前,各摩托车企业在接收配套厂家送来的中货架时,都是依靠工人的经验来检查中货架的弯度,各安装孔的位置、孔径等是否符合要求,不仅检测的难度大,而且准确性差,容易造成入厂质量控制不严。若中货架上的装配部位存在尺寸偏差,会导致中货架无法与车架连接,造成返工重做、退货等不必要的麻烦;即使有些中货架通过修改安装部位的尺寸能勉强装上,但势必会影响装配效率,并且也达不到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中货架的弯度、安装部位等进行准确检测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中货架检测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定位销、支架、定位管和第二定位销,其中底板为平板结构,在底板左部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该第一定位销与底板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底板的右部板面上固定有支架,在支架的顶部安装定位管,该定位管呈水平纵向布置,并且定位管中穿设有第二定位销。
本发明通过模拟中货架的安装状态,使第一定位销、支架和第二定位销按照中货架的空间形状及安装部位分布。这样在进行中货架检测时,先从定位管中退出第二定位销,接着将待检测的中货架放置在本发明之上,使中货架的中部由支架支撑,中货架的两个前支耳分别贴靠在定位管的两端面上,此时若中货架的后支耳安装孔正好能套入第一定位销,并且第二定位销能够从中货架前支耳及定位管中穿过,即可判断出该中货架的弯度、前后支耳安装孔的位置和孔径制作标准。反之,如果中货架的某一待检位置与检具上的检测点不匹配,则中货架该部位不符合要求。以上方式使得中货架的入厂质量能够得到准确控制,保障了中货架的装配效率,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及制作,并保证结构强度,上述支架由水平方框、左立柱和右立柱构成,其中水平方框左边的两个角分别与两根左立柱的顶端焊接,水平方框右边的两个角与两根右立柱的中部焊接,两根右立柱的顶端与定位管的底面焊接。
上述第二定位销为台阶形圆柱结构,第二定位销的小直径段与定位管间隙配合,由第二定位销上的台阶面限位。以上结构能保证插入、抽出第二定位销的顺畅性,同时防止了插入第二定位销时发生脱落。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等特点,它能够大大提高摩托车企业在中货架进厂时质量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中货架的质量符合要求,有效提高了中货架装配时的速度,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检测时的状态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由底板1、第一定位销2、支架3、定位管4和第二定位销5等部件构成,其中底板1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底板1左部的板面上焊接有第一定位销2,该第一定位销2与底板1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底板1的右部板面上设置有支架3,该支架3由水平方框3a、左立柱3b和右立柱3c构成,其中水平方框3a与底板1相平行,水平方框3a左边的两个角分别与两根左立柱3b的顶端焊接,左立柱3b的底端垂直焊接于底板1上。所述水平方框3a右边的两个角分别与两根右立柱3c的中部焊接,两根右立柱3c的底端垂直焊接于底板1上,两根右立柱3c的顶端分别与定位管4底面的前后部焊接。所述定位管4呈水平纵向布置,并且定位管4中穿设有第二定位销5,该第二定位销5为台阶形圆柱结构,第二定位销5的小直径段与定位管4间隙配合,由第二定位销5上的台阶面限位。
本发明是这样进行检测的:如图3、图4所示,首先从定位管4中退出第二定位销5,接着将待检测的中货架6放置在本发明之上,使中货架6的中部由支架水平方框3a的左端支撑,中货架6的两个前支耳分别贴靠在定位管4的两端面上,此时若中货架6的后支耳安装孔正好能套入第一定位销2,并且第二定位销5能够从中货架前支耳及定位管4中穿过,即可判断出该中货架6的弯度、前后支耳安装孔的位置和孔径制作标准。反之,如果中货架的某一待检位置与检具上的检测点不匹配,则中货架该部位不符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0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