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线及具有该耳机线的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9819.6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吴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线 具有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响设备的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耳机线及具有该耳机线的耳机。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音像用户,如手机、MP3等,使用耳机来连接呼叫或者答复呼叫,从而在答复或呼叫期间,该用户可以腾出双手来做其他的一些事情,如操作PC,而且在人多的环境中,戴着耳机欣赏音像产品可以避免打扰到别人。因此。耳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通常之耳机包括一根耳机线,一个电性连接于该耳机线一端的插头以及一个电性连接于该耳机线另一端的扬声器。所述耳机线包括一根正极线、一根负极线以及包覆于所述正、负极线之外侧之护层。现有之正、负极线都是由铜或铝等高导电率金属材料制成的。由于铜或铝等高导电率金属材料柔韧性较低,因此上述耳机之耳机线常常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拉力或者自身的重力,以及反复的绕折,而使得包覆在护层中的正、负极线断裂,从而导致该耳机不能继续使用。但是除了耳机线,插头以及扬声器都是良好的,如果仅就因为耳机线的抗绕折度的不足,而造成整个耳机的损坏而丢掉该耳机,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且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高抗绕折度的耳机线以及具有该耳机线的耳机。
一种耳机线,其包括一根第一极线,一根第二极线,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线与第二极线之间的绝缘层,一个包覆在所述第二极线外面的绝缘护层。所述第一极线和第二极线都分别包括至少一根导线。所述第一极线和第二极线中至少一极线还包括至少一根碳纳米管线。
一种耳机,其包括一根上述的耳机线,一个电性连接于所述耳机线一端的扬声器以及一个电性连接于所述耳机线另一端的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碳纳米管本身所具有的优异的机械性能,该碳纳米管制备的碳纳米管线也具有较好的抗绕折度,因此具有该碳纳米管线的耳机线,其抗绕折度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降低耳机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耳机的耳机线包括一组极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耳机的耳机线中的导线缠绕于碳纳米管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非扭转碳纳米管线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是扭转碳纳米管线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是耳机线中包括多组极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举以下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描述如下。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耳机100。该耳机100包括一根耳机线10,一个电性连接于所述耳机线10一端的扬声器11以及一个电性连接于所述耳机线10的另一端的插头12。
所述耳机线10用于传输来自信号发生器(图未示)的电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信号发生器可以是手机、MP3、MP4等声音信号输出装置。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耳机线10包括一根第一极线101,一根第二极线102,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线101与第二极线102之间的绝缘层103,以及一个包覆在所述第一、第二极线101、102外侧的护层104。
所述第一极线101包括有多根第一导线105以及至少一根第一碳纳米管线106。所述第一导线105可以与该第一碳纳米管线106并行排布也可以将第一导线105缠绕在该第一碳纳米管线106上形成一螺旋状线材。这种缠绕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耳机线10的抗绕折度。如图3所示为将第一导线105缠绕在第一碳纳米管线106上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仅示出一根第一导线105缠绕在一根第一碳纳米管线106上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想到的是,其它导线,如第二导线107也可以采用这种缠绕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105与第一碳纳米管线106并行排布。所述多根第一导线105与碳纳米管106可以捆扎成任意截面形状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包装与贮装,所述多根第一导线105与第一碳纳米管线106捆扎成一圆柱截面线材。所述第一导线105的材质可以为铜、铝、金等导电率高的金属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线105为采用铜制作的裸线。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第一极线101之间的导线105之间的电磁场影响,还可以在各导线10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绝缘漆。该种设置有绝缘漆的第一导线105习惯称之为漆包线。所述绝缘漆可以为搪瓷、塑料、橡胶或高分子材料。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第一碳纳米管线106也可以在其外侧设置绝缘漆,也形成漆包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9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局部退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托架功能的电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