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铝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7964.0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4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德民;张少波;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互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28 | 分类号: | H01F38/28;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浸式 电流 互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属于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铝管结构。
背景技术
互感器是电力系统输配电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分为油浸互感器、干式互感器、六氟化硫为主绝缘介质的互感器。油浸电流互感器是以变压器油为散热介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由变压器油传导到金属外壳而散发出去,具有散热快、传导均匀、绝缘性可以恢复的特点,并且产品结构简单、制造和运行可靠、电气性能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因此,油浸电流互感器在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占电流互感器总用量的一半以上。
110kV及以上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需要小流比时,采用多匝铜线制作。多匝铜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多匝铜线一次绕组整形时绝缘纸易破损造成匝间短路、主绝缘包扎时因绝缘纸管合并尺寸误差大而造成尺寸偏差较大。机械强度差,抗动、热稳定性能差;一次绕组内部焊接困难;铜线价格高、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铝管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铝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结构呈“U”形状,其中:所述铝管结构的“U”形底部比“U”形顶口部宽;所述铝管结构由四段线材榫接而成,每段线材均具有四分之一圆环截面。所述铝管结构的横截面是圆环形状。所述铝管结构使用铝材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专用设备整形,然后进行绝缘包扎,不存在因整形造成绝缘破损及匝间短路;尺寸误差很小,不存在较大的合并尺寸偏差;机械强度高,抗动、热稳定性能好;一次绕组内部连接为机械连接,不存在焊接问题;成本较低、有可观的经济价值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铝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铝管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铝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铝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结构呈“U”形状,其中:所述铝管结构的“U”形底部比“U”形顶口部宽;所述铝管结构由四段线材榫接而成,每段线材均具有四分之一圆环截面。所述铝管结构的横截面是圆环形状。所述铝管结构使用铝材质。
图2是本发明铝管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铝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结构呈“U”形状,其中:所述铝管结构的“U”形底部比“U”形顶口部宽;所述铝管结构由四段线材榫接而成,每段线材均具有四分之一圆环截面。所述铝管结构的横截面是圆环形状。所述铝管结构使用铝材质。
110kV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比为2×300/5,若确定安匝数为1200匝,无论一次导线为铜线还是铝管结构,二次绕组的铁心规格及所用铜线均相同(即二次绕组成本相同)。则只需比对一次绕组的差异,多匝铜线是由多根相同截面积的纸包扁铜线组合后外包绝缘纸管制成,而铝管结构是通过胎具挤压形成不宜变形,由此可见铝管结构机械强度高于多匝铜线,对于尺寸、重量及价格差异见下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互感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互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变压器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