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钢板轧制后表面残油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7795.0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武裕民;王红;李新;陈义庆;张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10;G01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钢板 轧制 表面 残油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钢板表面质量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冷轧钢板轧制后表面残油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业、家电业等冷轧钢板用户对冷轧钢板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冷轧钢板生产企业进行了大量工作以改善冷轧钢板表面质量,冷轧钢板出厂时表面的残碳会直接影响冷轧钢板的外观和使用性能,冷轧钢板表面残碳量过高会造成涂装缺陷,给下游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镀锌板工序对作为其原料的冷轧原板表面的残碳量有严格要求,过高的残碳量会降低镀锌板综合性能,因此降低钢板表面残碳量是国内冷轧板生产企业亟待进行的工作。
冷轧钢板出厂时表面的残碳是冷轧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润滑冷却的乳化液残留在钢板表面经全氢退火而形成的,因此降低轧制后、退火前冷轧钢板表面的残油就可有效减少冷轧钢板出厂时表面的残碳,冷轧企业采用加强轧制过程控制和退火前钢板电解脱脂清洗的方法来降低轧制后、退火前冷轧钢板表面的残油,而这些控制手段效果的好坏需要有严格的检测方法来做准确的判断,因此需要对轧制后的冷轧钢板表面残油量进行检测。
部分国内冷轧板生产企业采用钢板表面反射率来检测钢板表面轧制后的残油量,钢板表面反射率与钢板表面残油量不呈完全的线性关系,不能直观地反映钢板表面的洁净程度;也有部分研究者采用直接重量法来检测钢板表面残油量,但由于冷轧板轧制后钢板表面残留的轧制油含量很低,而直接重量法的误差极大,因此不能准确地反映钢板表面质量。还有采用溶剂冲洗的方法测定钢板表面残油,此方法存在对残油提取不完全的缺陷,最终使检测结果偏低。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有效的残油提取方法将钢板表面残油彻底提取才能达到准确检测冷轧钢板轧制后钢板表面残油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索氏提取器,采用加热溶剂抽提萃取方法将钢板表面残油完全转移至抽提萃取液中,实现准确检测冷轧钢板轧制后表面残油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索氏提取器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虹吸管和连接管,利用溶剂回流和虹吸原理,使油脂类物质每一次都能被纯的溶剂所萃取,因而效率较高,提取更完全。
在样板单面上量取有效测定区,用经过脱脂处理的纱布蘸石油醚(沸程30-60℃)擦拭有效测定区的钢板表面,擦拭干净,将擦拭完的脱脂纱布包在经过脱脂的定量滤纸内,放入索氏提取器提取管内。提取瓶内加入石油醚(沸程30-60℃),加热提取瓶,石油醚气化,由连接管上升进入冷凝器,凝成液体滴入提取管内,浸提样品中的油类物质。待提取管内石油醚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溶有残油的石油醚经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内的石油醚继续被加热气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内,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脱脂纱布中的残油抽提完全为止。
将溶有残油的石油醚倒入已准备的在105℃恒重(质量为a)的烧杯中,在50-60℃下将石油醚蒸干,烧杯在105℃恒重,称重为b,即可准确测试出钢板表面的残油。
计算公式为:
样板单面残油G
式中:
G:样板单面残油量,g/m2
a:测定前杯重,g
b:测定后杯、油重,g
s:被测定区面积,m2
本发明采用加热溶剂抽提萃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将冷轧钢板表面残油提取出来并准确测定,真实地反映冷轧钢板表面残油的多少。
附图说明
图1为索氏提取器示意图;
其中,1-冷凝器,2-提取管,3-虹吸管,4-连接管,5-提取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7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瓦斯抽采钻孔联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用压气排渣钻孔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