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筒子张力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6728.7 | 申请日: | 200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明珠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3/00 | 分类号: | D01H13/00;D01H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3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筒子 张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安装于纺织筒子端部用于控制纺丝张力的盖。
背景技术
桑蚕茧经缫丝后所得的产品俗称真丝,机缫的又叫厂丝,手工缫的叫土丝。生丝脱胶后称熟丝。生丝柔软滑爽,手感丰满,强伸度好,富有弹性,光泽柔和,吸湿性强,对人体无刺激性,是高级纺织材料,可以织制组织结构不同的各类丝织品,用作服装、室内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等。生丝还具有很高的比强度、优良的电绝缘性、好的绝热性和易燃但燃烧缓慢的特性,在工业、国防和医学方面都有重要用途,如制作绝缘材料、降落伞、人造血管等。生丝按成品的卷装形状分为绞丝和筒子丝。绞丝是传统型式,沿用已久。筒子丝卷装量大,成形好,使用时可节省工序,提高质量。生丝是由数根茧丝相互抱合并由丝胶粘合而成的,含丝朊80%左右,丝胶20%左右。
由于生丝在纺织时,容易发生粘连而影响到织造的顺利进行,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生丝脱胶后转变成熟丝,再进行织造。如此,不仅织造工艺更加复杂,而且势必还会对生丝原本所具有的优良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织筒子张力盖以避免生丝在织造时发生粘连。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筒子张力盖,其包括设置在纺织筒子端部的盖本体、沿盖本体的周向分布且伸出盖本体一侧表面设置的多根阻力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盖本体为圆盘形。盖本体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眼孔,每个眼孔内设置有至少一根阻力丝,阻力丝的延伸方向与盖本体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大于零、小于等于90度,并多根阻力丝的外端构成的圆位于盖本体外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在盖本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纺织筒子端部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盖本体固定套设在纺织筒子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方面,盖本体在与阻力丝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多根可将盖本体固定于纺织筒子端部的钢丝脚。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将本发明安装于纺丝筒子的端部,当生丝从纺织筒子上被牵伸出来时,生丝在经过张力盖时,受到张力盖的阻力丝的作用而不会发生相互粘连,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另外,本发明结构简单、设置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本体;2、阻力丝;10、眼孔;1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张力器是已知的,然而这些张力器均被设计为专用于安装在整经轴上。本发明提供的张力盖则专用于纺织筒子上,以解决以生丝为原料进行纺织时容易发生粘连的难题,使得生丝为原料的生产可以顺利进行。
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纺织筒子张力盖包括圆形的盖本体1、沿盖本体1的圆周向均匀分布的阻力丝2。盖本体1的中心设有固定孔11,通过固定孔11可将盖本体1固定于纺织筒子的端部,或者也可以盖本体1是实心的,这时可通过在盖本体1的一侧上连接几根钢丝脚,通过钢丝脚来实现盖本体1与纺织筒子的端部的固定。盖本体1具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眼孔10,在每个眼孔10内伸出有若干根阻力丝2,阻力丝2沿大致与盖本体1的轴心线垂直的方向由内而外延伸,并且多根阻力丝2的外端构成一个圆,该圆位于盖本体1的外周,也即阻力丝2的长度使得其略微伸出盖本体1所在区域。如此,当生丝从纺织筒子上被牵伸出来时,生丝在经过张力盖时,受到张力盖的阻力丝2的作用而不会发生相互粘连,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明珠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明珠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