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式水轮机顶盖与转轮室导叶轴孔的同心钻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6654.7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泰豪特种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B23B39/1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800 江西省高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水轮机 顶盖 转轮 室导叶轴孔 同心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孔的加工工艺,特别是一种在摇臂钻上进行轴流式水轮机顶盖与转轮室导叶轴孔同心钻铰的工艺。
背景技术
轴流式水轮机导叶轴安装在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室和顶盖的同心导叶轴孔中,分别位于转轮室和顶盖上共有同一中心线的导叶轴孔应有同心度的要求;由于立式加工中心的行程不够,无法分别加工完顶盖、转轮室上所有的导叶轴孔。此前,只得先将附图2所示的转轮室1放上摇臂钻工作台,找正平面,再装上定位胎具5;调整圆周间隙均匀压紧后,将顶盖2安装在定位胎具5上,找正平面,调整圆周间隙均匀压紧后,对共有同一中心线的导叶轴孔4进行同心钻孔及铰孔。此加工方法,制造成本大,生产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质量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在摇臂钻上,对轴流式水轮机顶盖与转轮室导叶轴孔进行同心钻铰的工艺,可适用于轴流式水轮机顶盖与转轮室或顶盖与底环、混流式水轮机前盖与后盖的导叶轴孔进行同心钻孔及铰孔;零件直径不大于1500mm,导叶轴孔分布圆直径不大于750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流式水轮机顶盖与转轮室导叶轴孔的同心钻铰工艺,包括:
[1]按照导叶轴的设计要求,加工与导叶轴几何尺寸相同的定位销;
[2]在立式加工中心上分别在所述顶盖和转轮室上,按照导叶轴孔的设计要求,加工两个对称于顶盖中心轴线或转轮室中心轴线的导叶轴孔;位于顶盖和转轮室一侧的导叶轴孔共有同一中心线,并与定位销过渡配合;位于顶盖和转轮室另一侧的导叶轴孔共有同一中心线,并与定位销过渡配合;
[3]把转轮室放到摇臂钻工作台上,找正平面后将顶盖放到转轮室上,并将顶盖和转轮室两侧的导叶轴孔对位,找正平面后分别插上定位销,完成定位;
[4]在摇臂钻工作台上,压紧已经定位的顶盖和转轮室;按照设计要求,在同一工位上,一次性完成顶盖和转轮室的共有同一中心线导叶轴孔的钻孔及铰孔;
[5]按照步骤[4]依次加工全部导叶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此前的胎具定位加工方法相比,无需制作定位胎具,可减少了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加工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及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定位销定位钻铰导叶轴孔的示意图。
图2是目前采用胎具定位钻铰导叶轴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轴流式水轮机顶盖与转轮室导叶轴孔的同心钻铰工艺,步骤如下:
[1]按照导叶轴的设计要求,加工与导叶轴几何尺寸相同的定位销3;
[2]在立式加工中心上分别在所述顶盖2和转轮室1上,按照导叶轴孔4的设计要求,加工两个对称于顶盖中心轴线或转轮室中心轴线的导叶轴孔4;位于顶盖2和转轮室1一侧的导叶轴孔4共有同一中心线,并与定位销3过渡配合;位于顶盖2和转轮室1另一侧的导叶轴孔4共有同一中心线,并与定位销3过渡配合;
[3]把转轮室1放到摇臂钻工作台上,找正平面后将顶盖2放到转轮室1上,并将顶盖2和转轮室1两侧的导叶轴孔4对位,找正平面后分别插上定位销3,完成定位;
[4]在摇臂钻工作台上,压紧已经定位的转轮室1和顶盖2;按照设计要求,在同一工位上,一次性完成顶盖2和转轮室1的共有同一中心线导叶轴孔4的钻孔及铰孔;
[5]按照步骤[4]依次加工全部导叶轴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泰豪特种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泰豪特种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喷气的杠杆式刀柄跳动检测机的主轴
- 下一篇:超声深孔直线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