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光引发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6601.5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曾裕峰;胡汉民;李春江;魏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缔精细化工(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C08F2/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引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引发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肟酯结构的光引发剂。
背景技术
光引发剂是紫外线固化型材料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主要由不饱和树脂及其单体材料组成的光固化材料,要使其能在紫外光、X射线或激光照射下发生聚合固化反应,必需添加光引发剂或增感剂),它对光固化体系灵敏度起决定作用。由于光固化材料在固化时无溶剂挥发,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光固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近年来得到蓬勃的发展。作为光固化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引发剂的作用是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后产生活泼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或催化相应的单体或预聚物的聚合。作为光引发剂,通常需要符合以下条件:①引发的量子效率高;②吸收光谱的范围匹配于照射光源;③热稳定性好,无暗反应:④与单体和预聚物有较好的相容性;⑤光固化成膜无黄变或变色;⑥安全且经济。
美国专利US3558309、US6485885、US2001012596及欧洲专利EP810595等文献中记载了一些肟酯化合物作为光引发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但是,在光聚合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中,需要一些反应活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光引发剂。例如,在滤色片抗蚀剂应用方面为了获得高彩色质量性能,需要加入着色剂。随着颜料含量增高,有色抗蚀剂的固化变得更加困难。因而需要比目前的引发体系具有更高敏感性的光引发剂。此外,这种新的光引发剂还必须满足工业相关性质例如热温度下和储存稳定性的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光引发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是:
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R2独立地为未被取代的或选择性地被一个或多个苯基、卤素、OR9、SR9、NO2、CN、吗啉基、SO3R9或NR10R11取代的C1~C20脂肪烃基或C1~C20烷氧基;或R1,R2独立地为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者被一个或多个C1~C12烷基、苯基、卤素、OR9、SR9、NO2、CN、吗啉基、SO3R9或NR10R11取代;
R3,R4,R5,R6,R7,R8彼此独立地为氢、C1~C8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苯基、CN、NO2或苯甲酰基;
R9,R10,R11彼此独立地为C1~C8的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R1,R2为C1~C12脂肪烃基,更优选为C1~C6脂肪烃基,在最典型的实施例中,R1,R2为甲基或乙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R4,R5,R6,R7,R8均为氢。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如何根据现有的合成方法和手段来获得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但优选按如下方法来合成本发明化合物:
首先获得N-取代咔唑-3-取代(取代-苯甲酰基)-6-酮肟,然后由所述酮肟与取代二苯甲酮甲酰氯在有机碱条件下反应生产本发明所述化合物。这些方法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的阐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缔精细化工(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优缔精细化工(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久性密封防伪储物装置
- 下一篇:红土镍矿制粒堆浸提取镍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