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促合成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6598.7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印遇龙;阮征;廖春龙;文红艳;邓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3/06 | 分类号: | C07H3/06;C07H1/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低聚乳 果糖 溶液 脱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糖(碳水化合物)加工领域,涉及低聚乳果糖溶液的脱色方法。
背景技术
低聚乳果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有效增殖因子。具有增殖细茵、低热量、低龋齿、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改善血脂、促进钙吸收等特殊的生理功能。低聚乳果糖是以乳糖和蔗糖(1∶1)为原料,在节杆菌产的β-呋喃果糖苷酶催化作用下生成半乳糖基蔗糖即低聚乳果糖。由于通过含呋喃果糖苷酶发酵液酶促合成的低聚乳果糖溶液外观呈黄色,所以脱色是低聚乳果糖提取较为重要的一步。脱色剂通常采用活性炭,但是活性炭有吸附的作用,在运用其吸附色素物质的同时,溶液中低聚糖的一部分被活性炭吸附在微孔中,在过滤或离心后溶液中低聚糖的含量减少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酶促合成低聚乳果糖发酵液脱色处理工艺,在获得高的脱色率,使得溶液中低聚糖的损失率较低。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酶促合成低聚乳果糖发酵液中加入重量比为1-2%的活性炭粉末,温度为30-90℃下,充分搅拌,震荡吸附10-120min,然后离心、过滤,得到脱色、澄清的低聚乳果糖发酵液。
本发明所述的以选用微孔或中孔活性炭(孔径小于50nm)为佳。
本发明所述的酶促反应生成低聚乳果糖的溶液脱色工艺处理处理后,呈无色,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感官效果特别好。处理后的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效果显著,有效成分损失少,见下表。
低聚乳果糖溶液处理前后指标对比
该脱色处理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脱色效果好,有效成分损失少。本发明为进一步高质量地利用低聚乳果糖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酶促反应的低聚乳果糖溶液的脱色处理工艺,在低聚乳果糖溶液中加入重量比为1%的活性炭,然后充分搅拌,震荡80min,震荡温度为80℃,离心、过滤,得到脱色澄清的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率为87.79%,回收率为94.23%。
实施例2。
低聚乳果糖溶液的脱色处理工艺,在低聚乳果糖溶液中加入其自身重量2%的活性炭,然后充分搅拌,震荡120min,震荡温度为60℃,离心、过滤,得到脱色澄清的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率为90.35%,回收率为93.8%。
实施例3。
低聚乳果糖溶液的脱色处理工艺,在低聚乳果糖溶液中加入重量比为4%的活性炭,然后充分搅拌,震荡1200min,震荡温度为70℃,离心、过滤,得到脱色澄清的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率为89.53%,回收率为95.22%。
实施例4。
低聚乳果糖溶液的脱色处理工艺,在低聚乳果糖发酵液中加入重量比为6%的活性炭,然后充分搅拌,震荡60min,震荡温度为60℃,离心、过滤,得到脱色澄清的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率为91.03%%,回收率为90.92%。
实施例5。
低聚乳果糖溶液的脱色处理工艺,在低聚乳果糖溶液中加入重量比为8%的活性炭,然后充分搅拌,震荡60min,震荡温度为80℃,离心、过滤,得到脱色澄清的低聚乳果糖溶液。脱色率为90.61%,回收率为90.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6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试验用的U形组合铁芯
- 下一篇:一种除草药肥颗粒剂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