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气阻液截止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949.2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马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2 | 分类号: | F01P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气且能阻止液体通过的截止阀。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需要冷却液实施冷却,冷却液与缸体实施热交换的过程中,冷却液温度将会上升,因此有高温气体需要排出,有些发动机上设置出气管是与大气直接相同的,有些是与膨胀水壶相连的,
这样,当冷却液温度上升,其体积随之变大,伴随着高温气体的排出有的冷却液排至大气,有些排至膨胀水壶。一方面,冷却液的减少使冷却系统无法满足所需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空气和冷却液的同时排除导致发动机暖机时间长,低温条件下采暖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发动机内气体顺利排除同时防止防冻液从发动机出气管排除的通气阻液截止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气阻液截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活塞的空腔,空腔位于阀体内,阀体上上设有输入、输出管路,输入、输出管路与空腔结合处的孔径小于活塞的截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塞与空腔内壁之间有间隙,同时活塞的尺寸又大于两端管子的截面,这样就确保了气体可以方便地通过两端的输入、输出管路和活塞与空腔内壁之间的间隙实施排放,当液体经输入管路进入时,活塞将受到液体的推动移动到输出管路和空腔的结合处,活塞将处在输出管路和空腔的结合处,流通路径被堵塞,从而实现截止流体流动的通路。这样,在发动机出气管中安装一个通气阻液截止阀,可以实现发动机内气体顺利排除,保证防冻液顺利加注和防止防冻液从发动机除气管流到膨胀水壶,避免了可供循环的冷却液减少,缩短低温暖机时间,保证发动机较好的采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2分别是本发明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通气阻液截止阀,可以用在发动机出气管上,实现通气、阻液的作用,具体讲就是可以确保气体的排除,同时又能防止冷却液的排出。技术方案包括容纳活塞10的空腔21,空腔21位于阀体20内,阀体上20上设有输入、输出管路22、23,输入、输出管路22、23与空腔21结合处的孔径小于活塞10的截面。活塞10在空腔21内能够移动或称浮动或称游动,经发动机出气管排出的气体进入通气阻液截止阀顺利排出,而当有液体排出时,液体作用力较大,将推动活塞10移动并堵塞住输出管路23的入口,液体膨胀排出压力越大,输出管路23的入口就会被封得越死,避免了液体的排出。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具体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活塞10选用圆球状钢球,钢球可以直接购买,活塞10的直径小于空腔21的直径、大于输入、输出管路22、23的内径。这样,活塞10在空腔21与腔体之间有间隙,方便气体的流通,由于作为活塞10的钢球的直径小于大于输入、输出管路22、23的内径,所以活塞10只能位于空腔21所在的范围内,当有液体排出时且推力足够大时,活塞10将移动到输出管路23与空腔21的结合处并将通路封住堵死,从而防止液体流出。图1、2给出的实例中,活塞10均选用了钢球。
活塞10的形状还有其它的方案可供选择,如所述的活塞10整体为圆柱形,位于输出管路23一侧的端头为圆锥、球面状,端头的形状如此选择,同时要考虑输出管路23与空腔21结合部位的形状,使两者便于配合实现密封,例如,所述的空腔20为柱形,空腔20与输出管路22结合处的内表面为圆锥、球面状。
关于阀体的构成,以下通过两种方案来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的阀体20为分半式结构,其两个半体20A、20B上分别连有输入管路22和输出管路23,两个半体20A、20B相互套接构成的阀体中段内部形成空腔21。所述的两个半体20A、20B的结合端分别为内、外台阶状,内外台阶管壁上设置凸环和凹环镶嵌配合,加工时只要考虑两者的插套配合的尺寸,直接插套即可方便实现连接,同时可以实现可靠封堵。两个半体20A、20B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两个半体20A、20B可以采用两段pvc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菜单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纤维素提取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