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籽油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5780.0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道前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737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籽油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茶籽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籽油富含营养,现有的茶籽榨油的通常方法是将采集后的茶球果晒干,经轧胚、蒸炒、压榨或浸出、精炼等工艺生产油。此工艺生产的油经高温蒸炒易于丧失油中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茶油本身原有的香味;此外,由于现有的工艺中,茶籽在压榨前不去皮,所以这种茶籽油还带有苦、涩、青味,不能达到食用的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籽油的制作方法,用此方法制作的茶籽油可保持茶籽油之营养,排除其有毒害成份,消除苦涩、青味使之成为食用、保健佳品,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茶籽油的制作方法如下:
a).将采集的茶籽球果晒干,用除壳机去茶籽球果外壳,取出茶籽;
b).将茶籽置于60℃-70℃温度下,蒸炒25-35分钟并同时除去茶籽上的外皮;
c).将经步骤b蒸炒去皮后的茶籽在常温下压榨,即得原味茶籽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制作的茶籽油,一方面可保持茶籽中的有效营养成份,排除其有毒成份;另一方面可消除茶籽油苦涩、青味,使之成为食用、保健佳品。茶籽在我国资源丰富,其必将为国为民带来巨大利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制作100KG绿茶籽油为例。
a).将采集705KG绿茶籽球果晒干,用除壳机去绿茶籽球果外壳,取出绿茶籽约560KG;
b).将绿茶籽置于蒸汽滚筒在60℃温度下蒸炒35分钟,在蒸炒同时除去茶籽上的一层宗色表皮;
c).将蒸炒并去皮后的绿茶籽在常温下压榨,即得原味绿茶籽油。出油率约为0.18KG绿茶籽油/1KG绿茶籽。
实施例2
以制作100KG绿茶籽油为例。
a).将采集600KG绿茶籽球果晒干,用除壳机去绿茶籽球果外壳,取出绿茶籽约480KG;
b).将绿茶籽置于蒸汽滚筒在70℃温度下蒸炒25分钟,在蒸炒同时除去茶籽上的一层宗色外皮;
c).将蒸炒并去皮后的绿茶籽在常温下压榨,即得原味绿茶籽油。出油率约为0.21KG绿茶籽油/1KG绿茶籽。
实施例3
以制作100KG绿茶籽油为例。
a).将采集660KG绿茶籽球果晒干,用除壳机去绿茶籽球果外壳,取出绿茶籽约530KG;
b).将绿茶籽置于蒸汽滚筒在65℃温度下蒸炒30分钟,在蒸炒同时除去茶籽上的一层宗色外皮;
c).将蒸炒并去皮后的绿茶籽在常温下压榨,即得原味绿茶籽油。出油率约为0.19KG绿茶籽油/1KG绿茶籽。
为了进一步纯化上述实施例中所制取的绿茶籽油,可对其进行过滤处理。绿茶籽油样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如下:
茶籽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份,在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亚油酸(LA)、亚麻酸(LNA)等。人体不能合成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日常膳食中补充,被称为必需脂肪酸,摄入一定数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而绿茶籽油中富含亚油酸(LA)、亚麻酸(LNA)等对人体有益的成份。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绿茶籽油,具有绿茶籽油固有的气味、滋味,且工艺简单,无需对绿茶籽油进行后续工艺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道前,未经李道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豆酱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碱性锌电池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