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捕絮凝剂及利用其进行藻华清除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85476.6 申请日: 2009-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1712504A 公开(公告)日: 2010-05-26
发明(设计)人: 叶瑞;刘兵;杜海明;吴敬东;王兆连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1/52 分类号: C02F1/52;B03C1/00
代理公司: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奚华保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絮凝 利用 进行 清除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江河湖泊等富营养化水体藻华的磁捕絮凝剂,及其利用该磁捕絮凝剂进行富营养化水体藻华治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湖泊富营养化日益突出,水华暴发,鱼虾基本绝迹,水体的颜色、气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部分湖泊甚至成为纳污水体。

大面积的水华爆发,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不仅影响了水体景观,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藻毒性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仅赤潮给沿海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十亿元之多,因此藻类的暴发已经成为一种灾害。引起藻华暴发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水体中的氮、磷,特别是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较流行的清除藻类水华方法大致可归结为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

物理法 物理方法(如高压电离,高压脉冲,交变强磁场,紫外线,超声波等)则是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改变进入水体或水体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杀伤、杀灭藻类及分解、吸附水体中杂质,达到净化水系的目的。该优点不破坏水体、无残留,但物理杀伤是等量关系,杀伤生命体越大,耗量越多,杀伤越多所耗能量越多,水质杂质越多,耗能越多。另外包括机械法或人工打捞水藻以及采取挖泥的方法,前者只能作为简易的辅助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甚微。

化学法 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除藻剂,其效果最显著,但也最具有危险性,所以使用时要非常慎重,严格按照要求的用量操作,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因为这些除藻剂的化学成分均为易溶性的铜化合物,或者螯合铜类物质。这些化合物对鱼类水草等水族生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并且有致癌作用,还会产生其他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不良后遗症。

生物法生物修复除藻剂是针对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十几种活性微生物和相应的酶,是一种全天然的纯生物制剂,对水体中的水生生物以及人类等不产生任何危害及副作用,产品一旦投入水体,产品中的微生物迅速活化与水中的藻类竞争营养源,从而使藻类缺乏营养死亡,沉入水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继续降解死亡的藻类,直至消灭,使水体变清。但生物法特别是生态修复的方法对于小范围、固定区域内藻华的防治是重要的方法.但这类方法往往需要事先投入巨大的人造工程,以创造并控制抑制藻华所需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在透明度低或缺乏适当底泥的水底难以生存)或动物生存的条件,因而见效慢、成本高,较难普遍适用于大面积、突发性藻华的治理。

所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蓝藻杀灭后沉入水底,导致水体内源污染,特别是藻细胞等生物体腐烂分解释放的氮、磷,增加了后续水华爆发的几率。水华爆发时藻细胞吸收了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理想的方法是打捞藻细胞,在移出蓝藻的同时消减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氮和磷。

然而,藻细胞空间尺度只有微米量级,从水体中打捞效率非常低。现有技术中有利用铁粉加改性粉煤灰、改性锆磁石做絮凝剂,投放被污染的水体,利用永久磁体或超导磁体将絮体移出,达到消减水华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具有磁性的高效絮凝剂。锆磁石磁性弱,需要超导磁体;粉煤灰主要靠物理吸附,由于吸附架桥及网捕作用较弱,形成的絮体较小,打捞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具有吸附架桥及网捕作用而形成较大絮体,对水体中的氮、磷、藻去除效果显著的磁捕絮凝剂,以及利用此絮凝剂进行藻华清除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絮凝剂为改性凹凸棒土,由凹凸棒土、铁粉和浓盐酸三者混合而成。

所述改性凹凸棒土的组分比为0.5~3g凹凸棒土:0.5~2g铁粉:0.5~2ml浓盐酸,且浓盐酸为6~10mol/L,其中凹凸棒土和铁粉粒径为150-250目。

所述改性凹凸棒土的组分比为2g凹凸棒土∶1g铁粉∶1ml浓盐酸,且浓盐酸为8mol/L,其中凹凸棒土和铁粉粒径为200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改性凹凸棒土磁捕絮凝剂进行藻华清除的方法:

将所述磁捕絮凝剂投入到含藻溶液中,利用具有吸附架桥及网捕作用的改性凹凸棒土形成微纳网络,在水中与藻细胞、氮、磷等胶粒结合形成絮体,再利用外磁场将絮体移出水体;磁捕絮凝剂处理藻水的投加量为100~400mg/L。处理藻水的絮凝剂最佳投加量为20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吸附架桥及网捕作用强,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以快速吸附网捕水中有害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保持水质稳定,酸碱平衡。在外磁场作用下快速富集藻细胞,解决了除藻之后的打捞问题,杜绝了二次污染的可能发生,且絮凝剂可以回收再利用,使用成本显著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