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5200.8 | 申请日: | 200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L7/00 | 分类号: | B43L7/00;G01B3/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向 读数 直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长度的量具,特别是用于直接读数的带刻度的直尺。
背景技术
直尺是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测量工具,目前常规的直尺只有一排单向刻度,在使用这种尺画对称图形时,通常以其中一个刻度为基点,向左右两边分别确定所需尺寸。比如,以直尺上10cm处为基点,对准对称图形的中心线,如果需要画的对称图形在离中心线5cm位置处,则以中心线为基准,向右数出5个刻度值,在右边5cm刻度值位置处作标记;向左数出5个刻度值,在左边15cm刻度值位置处作标记。当所需长度为整数,且长度不是太长时(如10cm以内),可以以这种数刻度的方式确定长度。但当所需长度较长,且不为整数时,如15.8cm,使用这种传统的数刻度的方式数出15.8个刻度值,或者重新定位测量基准,往往费时又费力;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直尺,以提高机械制图效率和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包括一尺身、尺身上有刻度线,且所述刻度线沿尺身上下边缘分别设计有两排,分别为上排刻度线和下排刻度线。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排刻度线沿尺身中心线以0为起始值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一套刻度线。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下排刻度线从尺身的一端设计有以0为起始值的刻度线。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这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地提高机械制图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尺身;2、上排刻度线;3、下排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包括一长条形尺身1,沿尺身上下边缘分别设计有两排刻度线,分别为上排刻度线2和下排刻度线3。其中下排刻度线3沿尺身1的一个自由端按常规直尺的刻度线排列方式,从0开始依次刻有刻度线。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下排刻度线3从尺身1的右端,以0为起始值刻有刻度线。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下排刻度线3从尺身1的左端,以0为起始值刻有刻度线。
上排刻度线2沿尺身中心线以0为起始值向左右两边分别设计有一套刻度线,且左右两边数值及刻度对称。
使用这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进行机械制图时,如需画直线,可使用下排刻度线3,按常规直尺的方法使用,在此不作赘述。当需要绘制对称的图形或测量对称的读数时,特别地当线条较长且读数不为整数时,使用这种传统的直尺需要多次更换基准线进行测量,影响工作效率。这时,可使用这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的上排刻度线2,将0刻度线对准图形的对称中心线,向右边测量出所需数值,如7.8cm,则在7.8cm读数处作标记并绘制所需线条。同理,接着向左边测量出所需数值,如7.8cm,则在7.8cm读数处作标记并绘制所需线条。这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在这个时候体现了极大的优势,只需一次将0刻度线对准对称中心线,即可完成对称两边的确定刻度值的测量或绘制,而不必像传统的直尺一样,需要在测量好右边读数后,再将0刻度线重新对准对称中心线,测量左边的读数,重复工作。由此可见,这种具有双向读数的直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地提高机械制图效率和精度,特别地当所需读数比较长且不为整数时。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浩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锯片快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文物发掘组合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