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力吸附式藻水分离的方法及其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5151.8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倪其军;眭爱国;翁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48;C02F1/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08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吸附 水分 方法 及其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近年来由于湖泊中水的富营养化,每年夏季高温天气蓝藻就会出现大暴发,湖面上飘浮一层绿色的、如油漆状的蓝藻,自水面向水体呈立体分布,随风漂移,在港口弯道里聚集。蓝藻暴发会导致水资源严重污染,发出阵阵恶臭,同时会导致水中的鱼类大量死亡。为了解决蓝藻对淡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就必须对藻水进行处理。
传统方式中大多采用捞藻作业船及人工打捞来对藻水进行处理,其缺点是只能处理积聚的较浓藻水,对于大面积水域上漂浮的稀薄藻水难以采集处理。
目前的藻水分离处理装置,可以收集处理水面上的稀薄藻水,其普遍采用向藻水中添加PAC和PAM药剂的方法对藻水进行净化处理。PAC,中文名称为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通过压缩双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等机理作用,使水肿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PAM,中文名称为聚丙烯酰胺,是常用的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在颗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由此产生的巨大表面吸附作用,其分子能与分散于溶液中的悬浮粒子架桥吸附,有着极强的絮凝作用,可用于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和澄清。
上述藻水分离处理装置通过PAC、PAM药剂对藻水中的蓝藻、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氮等污染物进行絮凝过程后,在絮凝物与水的分离阶段采用筛滤加压滤机组合的装置,先通过筛滤技术对藻水进行第一步减容,然后将减容后的藻水运至岸上进一步减容或堆放处理。其缺点是输出的藻水含水率较高,且一定时间后筛滤网容易堵塞,此时就需要进行网孔的再生处理,因而连续工作能力比较差;压滤机也同样容易堵塞,难以连续工作。
发明的内容
针对现有藻水分离方法的上述缺点,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了另一种藻水分离的方法,可以采集大面积水域漂浮的稀薄藻水,通过絮凝、藻水分离 的方式在船舶上直接将藻水减容固化成藻泥,并实现连续作业,本发明还提供为实施该方法而设计的藻水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藻水分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藻水采集装置采集藻水并输入絮凝反应池;
步骤二,向絮凝反应池中加入PAC药剂、PAM药剂进行絮凝反应,形成絮凝物;
步骤三,向絮凝反应池中加入铁粉;
步骤四,通过磁力吸附式藻水分离装置将带铁粉的絮凝物吸附分离;
步骤五,将藻水分离后的清水通过排水管直接排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藻水分离装置,包括反对称双体船,船头中部安装藻水采集装置,藻水采集装置通过管道与设置于反对称双体船上的磁力吸附式藻水分离装置连接;
所述磁力吸附式藻水分离装置包括PAC搅拌箱、PAM搅拌箱以及铁粉搅拌箱,所述三个搅拌箱上方分别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三个搅拌箱内部于搅拌电机下部分别连接有搅拌器;所述三个搅拌箱分别连接PAC加药泵、PAM加药泵以及铁粉加入泵的输入口;PAM加药泵和铁粉加入泵的输出口与反应池连接,PAC加药泵的输出口以及藻水进口管分别连接计量泵的输入口,计量泵的输出口连接混合箱,混合箱与反应池连接;反应池上方安装有搅拌电机,反应池内部于搅拌电机下部连接有搅拌器,反应池通过输送管与分离池连接;分离池内设置有多个磁盘,磁盘轴将各磁盘串连并架设在分离池顶部,磁盘轴的一端连接皮带轮组,皮带轮组通过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在分离池的入水面安装有铲藻条,铲藻条与磁盘的盘面靠接,铲藻条上设置有刮藻板,刮藻板通过刮藻板轴串连,刮藻板轴通过链条与皮带轮组连接,分离池一端于刮藻板的一侧连接落藻板,落藻板另一端与收集箱连接;分离池的下方于落藻板的一侧连接有清水出口管。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藻水进口管和输送管上,以及PAC搅拌箱、PAM搅拌箱、铁粉搅拌箱、PAC加药泵、PAM加药泵、铁粉加入泵的输出口处,均安装有阀门。所述反应池内部于混合箱下连接有入射管道,入射管道与反应池壁面呈倾斜角度。所述磁盘由铁质的内芯表面吸有磁块构成。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皮带轮组带动的磁盘和刮藻板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输送管和清 水出口管分别在分离池下部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