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提取物与蜂花粉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5121.7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圣义 |
| 地址: | 245300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提取物 蜂花粉 制备 保健食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提取物与蜂花粉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成份有: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类化合物和聚戊烯醇类酯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脂与胆固醇、松弛支气管等作用,可抑制心脏缺血性损伤和血栓形成,治疗因脑动脉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疾病。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活性,可用于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肿瘤和延缓衰老的作用。聚戊烯醇类酯化合物,能参与人体内细胞膜糖蛋白的代谢,具有抗肿瘤药理活性、减毒增效功能,对维持肝功能和促进造血功能,降低血糖血脂、抗病毒、调节免疫也有重要意义。由于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可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蜂花粉是由蜜蜂从植物花中采集的花粉经蜜蜂加工成的花粉团,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活性物质,是极好的天然营养食品,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滋补品,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效价值,自古以来,即被被誉为“全能的营养食品”、“浓缩的天然药库”、“全能的营养库”、“内服的化妆品”、“浓缩的氨基酸”等,是“人类天然食品中的瑰宝”,是全世界公认的天然保健品
近代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充分肯定了蜂花粉的医疗保健作用,蜂花粉对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肝病、习惯性便秘、贫血、糖尿病、哮喘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蜂花粉还有抗疲劳、增强体力、增强记忆力、改善脑功能、增强耐缺氧能力、调节内分泌、改善性功能及抗衰延寿养颜等作用。
目前市场上保健食品虽然种类繁多,但尚未见有蜂花粉与银杏提取物复合型功能保健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简捷、经济的一种银杏提取物与蜂花粉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银杏提取物与蜂花粉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按下述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制成:银杏提取物5-30、蜂花粉60-95、淀粉0-10;将上述的原料组分粉碎成粉末混匀,干湿度保持在85-99%,按常规的工艺压制成片剂或灌装成胶囊剂。
上述的淀粉为山楂精粉、葛根提取粉或苦瓜粉。
其技术效果是:利用银杏提取物与蜂花粉制备复合型功能保健食品,具有三大功效:(1)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2)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3)增加体内SOD,降低LDO,养颜美容抗衰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最稳定等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银杏提取物5克,蜂花粉95克,将其粉碎成粉末,混匀,干湿度保持在85-99%,按常规工艺灌装胶囊剂,每个胶囊装0.5克或1克。
实施例2。取蜂花粉60克,低酸银杏提取物30克,山楂精粉10克,将其粉碎成粉末,混匀,干湿度保持在85-99%,按常规的工艺压成片剂,每片重0.5克或1克。
实施例3。取超低酸银杏提取物25克,蜂花粉70克,葛根提取粉5克,将其粉碎成粉末混匀,干湿度保持在85-99%,按常规的工艺压成片剂,每片重0.5克或1克。
实施例4。取低酸银杏提取物15克,破壁蜂花粉80克,苦瓜粉5克,将其粉碎成粉末混匀,干湿度保持在85-99%,按常规的工艺灌装胶囊剂,每个胶囊装0.5克或1克。
实施例5。取超低酸银杏提取物5克,破壁蜂花粉90克,葛根提取粉5克,将其粉碎成粉末混匀,干湿度保持在85-99%,按常规的工艺灌装胶囊剂,每个胶囊装0.5克或1克。
上述的片剂或胶囊剂,成年人服用剂量为日2-3次,每次1-3片(粒),长期食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养颜美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未经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5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