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温度的保暖座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84795.5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晴;戢李刚;洪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沭阳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7/74;H05B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3600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温度 保暖 座垫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垫,具体涉及一种通过USB接口可调温保暖座垫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由于一般的座垫不具有保暖功能,有些座垫具有保温功能,但不能调温,插上电就全功率燃烧,温度不可调,影响舒适性,且电热丝容易烧坏,影响使用寿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温度可调、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可调温度的保暖座垫。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温度的保暖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接口、调温模块、电加热保暖罩、座垫,座垫上设置凸起呈棚状的电加热保暖罩,电加热保暖罩通过USB接口与USB接口连接。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的调温模块包括调温开关、指示灯,调温开关、指示灯分别与电加热保暖罩连接。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的调温装置由一拨动开关和一整流二极管并联构成。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的指示灯由一电阻和一双色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
比较好的是,本发明的电加热保暖罩包括绝缘面层、电热丝、绝缘底层,电热丝位于绝缘面层和绝缘底层之间。
本发明在座垫上装有与之连接且凸起呈棚状的电加热保暖罩,它们构成保暖室;电加热保暖罩由绝缘面层、绝缘底层和位于它们之间的电热丝组成,在绝缘面层上设有连线,与电脑USB口相连,方便插拔。在连线上设有调温模块,包括调温装置和指示装置,所述调温装置与电加热保暖罩的电热丝串联,所述指示装置与电加热保暖罩的电热丝并联,所述调温装置由一拨动开关和一整流二极管并联构成,所述指示装置由一电阻和一双色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
本发明的可调温保暖座垫,在现有的保温座垫的基础上,仅用4只常用电子元件,包括一拨动开关和一整流二极管,一电阻和一双色发光二极管,便获得了调温和指示的功能。当拨动开关闭合时,电热丝工作在全功率状态,整流二极管由于被短路,不起任何作用,此时指示装置中的双色发光二极管其中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指示全功率工作状态;当拨动开关断开时,电源经整流二极管整流成半波,电热丝工作在半功率状态,此时双色发光二极管另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指示半功率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功率可调,气温很低时,使电热丝全功率,保证舒适性,而气温较低时,可使电热丝半功率工作,温度适宜,不至于流手汗,影响舒适度,同时延长电热丝的使用寿命,还达到节电的目的。
2、调温模块电路简单,设置在连线上,使用便捷安全,成本低廉。
3、通过设置指示装置,能够显示电热丝的工作状态,方便操作。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温度的保暖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接口1、调温模块3、电加热保暖罩、座垫9,座垫9上设置凸起呈棚状的电加热保暖罩,电加热保暖罩通过USB接口1与USB接口1连接。
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本发明的调温模块3包括调温开关4、指示灯5,调温开关4、指示灯5分别与电加热保暖罩连接。
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本发明的调温装置由一拨动开关和一整流二极管并联构成。
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指示灯5由一电阻和一双色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
如图1所示,优选的是:本发明的电加热保暖罩包括绝缘面层6、电热丝7、绝缘底层8,电热丝7位于绝缘面层6和绝缘底层8之间。
由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调温装置与电加热保暖罩的电热丝7串联,指示装置与电加热保暖罩的电热丝7并联。调温装置由拨动开关K和整流二极管D1并联构成。指示装置由电阻R和双色发光二极管D2串联构成。当拨动开关K闭合时,电热丝工作在全功率状态,双色发光二极管发橙光;当拨动开关K断开时,电热丝工作在半功率状态,此时双色发光二极管发绿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沭阳县供电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沭阳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