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轨道小车辐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84152.0 | 申请日: | 200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0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献华;俞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K5/10 | 分类号: | G21K5/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215214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轨 小车 辐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轨道小车辐照装置,属于电子加速器辐照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加速器小车辐照装置是单轨道输送方式,主要形式是由一根很长的 大节距双铰接输送链条、地坑式弯曲封闭轨道、驱动装置和链条涨紧装置和辐照小车等零 部件组成;封闭轨道是从辐照室延伸到外面的全封闭轨道,在辐照室外面安装驱动装置和 涨紧装置,辐照制品放置在辐照小车上,由轨道里的大节距双铰接输送链条带动辐照小车 移动到辐照室,经加速器钛窗下方进行辐照。
因防护原因,辐照小车轨道一般是多组弯曲形状的轨道。为避免辐照小车在弯轨道的行 进过程中发生碰撞,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是按一定间距把辐照小车固定在大节距双铰接输 送链条上,进行有间距式连续辐照。由于输送过程中无法消除辐照小车之间的间距,辐照 小车间距之间的加速器束流被浪费,造成能耗损失,另外,采用大节距双铰接输送链条输 送辐照小车,具有运行阻力大,辐照速度慢,速度不易控制等缺点,辐照小车在运行过程 中爬行现象明显,影响了辐照制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不能无间距连续辐照,无法充分利用电子加速器的功率,并且辐 照速度慢,效率低,生产出来的辐照制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轨道小车辐照装置,从而解决了辐照过程中 由于相邻小车存在间距造成的辐射能量浪费,即本发明可以实现整个辐照过程中相邻小车 之间不存在间距,从而有效地节约辐射能量的使用,节约能耗。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轨道小车辐照装置,包括第一轨道、辐照小车、设置于第一轨道内用于运送辐 照小车的第一输送链以及驱动第一输送链运移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链上间隔地 设置有与辐照小车之间形成第一运动副的推块,所述辐照区域内安装有第二轨道,且第二 轨道靠近第一轨道设置,该第二轨道内安装有第二输送链以及驱动该第二输送链移动的第 二驱动装置,且第二输送链上设置有与辐照小车之间形成第二运动副的推杆,另外第一轨 道上设置有用于第一运动副与第二运动副交换形成的交换机构。
第一输送链和/或第二输送链为短节距滚子链。
第一轨道拐弯处设置有用于输送链转弯传动的扇形多链轮组。
所述辐照小车底部固定设置有与推块形成第一运动副的可伸缩的拔杆机构以及与推杆 形成第二运动副的推片,所述交换机构包括用于抬升拔杆机构以破坏第一运动副同时形成 第二运动副的拔杆抬升机构,该拔杆抬升机构设置于第二轨道起始端附近的第一轨道盖板 上。
所述交换机构还包括下压拔杆机构以破坏第二运动副同时形成第一运动副的拔杆下压 机构,该拔杆下压机构设置于第二轨道终止端附近的第一轨道盖板上。
拔杆机构包括拔杆筒、活动设置于拔杆筒内的拔杆以及使拔杆定位设置于拔杆筒内的 紧定装置,所述拔杆筒固定连接在辐照小车底部,且拔杆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拔杆下压机 构以及拔杆抬升机构相触的拔杆推拉部。
所述拔杆抬升机构为抬升楔块,而拔杆下压机构则为下降楔块。
所述紧定装置包括紧定螺栓、钢珠以及将紧定螺栓与钢珠连接的弹簧,所述紧定螺栓 定位连接在拔杆筒上。
所述拔杆推拉部包括轴卡、定位轴以及轴承,轴承通过轴卡、定位轴定位连接在拔杆 上。
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该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涡轮蜗杆转 向传动机构,该第一涡轮蜗杆转向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与多链轮传动机构连接后,与第 一驱动链轮连接,而所述第一驱动链轮则与第一输送链配合连接。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在辐照区域内设置有第二轨道,并于该第二轨道内设置第二输送链,且 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则可以通过控制 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的速度以及交换机构的作用,以使在第一输送链上间隔地运行的 辐照小车可以在第二链上无间距运行,当辐照结束后,在速度差允许的范围内,又通过交 换机构将辐照小车重新交接给第一输送链,辐照小车与第二输送链脱离后,由第一输送链有 间距地高速带出辐照室,从而避免辐射能量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RGB光源的色温可调LED照明灯
- 下一篇:一种背投电视及其后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