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定速正反转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3989.3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H02P1/2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速正 反转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尤其是一种电机定速正反转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主要采用较多的三极管控制,使用的器件较多,电路较复杂只要其中一个元件损坏将导致整个电路无法工作,而定速控制电路常见多为调节电机电压或是改变多绕组电机线圈抽头来调节速度,此控制方式电路较烦琐且不节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定速正反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更稳定地设定电机转速及控制电机正反转,电路所用元器件较少、成本较低。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定速正反转控制电路,包括主芯片、第一、二、三晶体三极管和电磁继电器,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主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引脚,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引脚输出电机正、反转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磁继电器与电源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至少设有第一、二动触点对应连通电机正极和电机负极;所述电磁继电器对应第一动触点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其所对应的常开触点接地;所述电磁继电器对应第二动触点的常闭触点接地,其所对应的常开触点连接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二晶体三级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晶体三级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三级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主芯片的调制信号输出引脚,所述调制信号输出引脚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信号,所述主芯片的芯片工作电压端接设定电压,所述主芯片的接地端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接有第四电阻,以确保电路不工作时第一、二晶体三极管截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设有续流二极管,所述电磁继电器与所述续流二极管并联,该续流二极管在电路不工作时起到放电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设有电容,所述电容串连于第三电阻和所述主芯片的调制信号输出引脚之间,该电容起到隔直通交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为电解电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晶体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芯片的芯片工作电压端所接的设定电压为正5V电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芯片为PIC 16F630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正转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电机反转控制信号为高电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信号的输出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1∶2。
具体实施时,主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引脚输出电机正、反转控制信号后,主芯片的调制信号输出引脚输出的信号,该PWM信号经电容和第三电阻送入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三晶体三极管放大后由集电极输出并经第二电阻送入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一晶体三极管调整后由集电极输出并通过电磁继电器K1送入电机使电机按PWM信号设定而匀速转动:
当控制信号输出引脚输出低电平(即电机正传控制信号)时,第三晶体三极管截止,电磁继电器的第一、二动触点皆对应与常闭触电接通,PWM信号最终与电机正极接通,电机负极接地,从而实现电机正转;
当控制信号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即电机反传控制信号)时,第三晶体三极管导通,电磁继电器通电使第一、二动触点皆对应与常开触点接通,信号最终与电机负极接通,电机正极接地,从而实现电机反转。
本发明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信号控制电机正、反转;通过PWM信号确定电机转速,稳定性能高、故障率低,且电路所用元器件少、成本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机正、反转控制信号控制电磁继电器来实现电机正、反转,并采用PWM信号确定电机转速,稳定性能高且故障率低;电机控制无需采用较多的三极管,使电路所用元器件较少、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