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创治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83777.5 申请日: 2009-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1991463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席彩平 申请(专利权)人: 席彩平
主分类号: A61B19/00 分类号: A61B19/00;A61H33/02;A61H33/14;A61B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107 江苏省无***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伤口清创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任何伤口,特别是烧伤创面,面积大,广泛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皮肤屏障功能丢失,体内的水分,热量丧失,环境的有害因子(如细菌)很快侵入体内,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触发全身炎症反应和脏器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出现休克。目前医学界处理这些创面的常用药有:磺胺嘧啶银(SD-Ag)、磺胺咪隆、硝酸银、碘伏等。以上这些药物使用后都存在以下问题:

1、磺胺嘧啶银(SD-Ag)为创面常用药,广谱抗菌,特别对绿脓杆菌效果较好。但该药穿透焦痴能力较弱,适用于预防和控制创面浅表面性感染,多用于早期创面处理。不足之处在于易产生耐药性、引起创面疼痛、换药次数多,Ag+可引起中毒。

2、磺胺咪隆,抗菌谱广,对绿脓杆菌效果好,对破伤风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也有杀菌作用。该药穿透性强,适用于创面侵袭性细菌感染。但因该药物为高渗、酸性,所以对伤口创面有刺激性,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长期使用还可引起肺透明膜变。

3、硝酸银,杀菌力强,银离子高浓度时可与蛋白质结合,抑制酶系统,破坏细胞核物质,使细菌蛋白凝固,低浓度时银离子与细菌巯基酶结合而产生抑制或杀菌作用,且作用持久,但该药渗透性差,对痂内感染的情况,使用效果差。

4、碘伏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新型消毒剂,目前是临床常规使用的创面消毒溶液。碘伏具有收敛作用,促使局部组织脱水,吸收创面渗出液而使创面干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臭氧水对伤口创面的清创治疗方法。

众所周知,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物质中其还原,地位仅次于氟,是氯的600倍,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是一种高效灭菌剂。国际卫生组织对消毒灭菌剂的功效曾进行过归纳比较,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为最好的是臭氧(O3),次之是次氯酸(HCIO)>二氧化氯(CIO2)>银离子(Ag+)>次氯酸根(CIO)>高铁酸盐(FeO42)>氯氨(NCI3)。臭氧灭菌速度较氯气快600-3000倍,臭氧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内部结构有极强的氧化破坏性,可达到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甲乙型肝炎病毒、真菌和原虫胞襄等各种细菌以及破坏肉毒杆菌的毒素及立克次氏体等。由于其杀菌原理所决定,细菌不易对臭氧产生耐药性。臭氧在创面能增加红细胞中2、3-DPG及ATP的含量,促进红细胞的代谢,使细胞内代谢过程加快,相应的氧的释放增加,对于创面具有局部氧疗作用。

臭氧能非常异性的刺激免疫系统,增加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免疫细胞活性,增加细胞因子的释放,机体抗感染能力增强,从而加快感染的消除。

臭氧能中断炎症效应物前列腺素的合成,抵抗炎症反应中释放的免疫因子,扩张血管,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及粘连,从而达到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创治疗方法,包括伤口清创、伤口吹疗和过敏测试;伤口清创是利用高浓度臭氧气体与净水混合形成的臭氧水,均匀喷在伤口皮层;伤口吹疗是直接利用臭氧气体对伤口表面进行处理。过敏测试则是直接利用臭氧气体对伤口表面进行吹拂,检测是否存在过敏。高浓度臭氧气体是采用将氧气充入制氧管,并使用高压泵作用于氧气管而制成的,高压泵的作用电压采用8000~9000伏。

臭氧水的臭氧浓度为0.2毫克~0.6毫克/升。伤口清创时,臭氧水的使用量为500毫升~1500毫升/分钟。

上述作用表明,臭氧水使用在伤口清创治疗中,确保了患者的舒适感、且抗感染、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了创面皮肤的免疫功能,清洗无污染、愈合速度快、疤痕肤色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清创治疗方法,包括伤口清创、伤口吹疗和过敏测试;伤口清创时,利用高浓度臭氧气体与净水混合形成的臭氧水,均匀喷在伤口皮层;伤口吹疗时,直接利用臭氧气体对伤口表面进行处理;过敏测试时,直接利用臭氧气体对伤口表面进行吹拂,检测是否存在过敏。

上述高浓度臭氧气体采用将氧气充入制氧管,并使用高压泵作用于制氧管而制成,其中高压泵的作用电压为8000~9000伏。

臭氧水的臭氧浓度控制为0.2毫克~0.6毫克/升。臭氧水的使用量控制为500毫升~1500毫升/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席彩平,未经席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