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清热泻火功能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83656.0 申请日: 2009-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1991697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汤明昌 申请(专利权)人: 汤明昌;蒋平
主分类号: A61K36/804 分类号: A61K36/804;A61P1/02;A61P1/10;A61P11/04;A61P25/04;A61K31/045;A61K35/41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清热 火功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一种具有清热泻火功能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等热毒内盛、风火上攻病症属于上焦实热,西医生常采用抗生素加维生素进行治疗,而这些方法有着明显的缺陷性,会导致病菌耐药性大大增加,使人体整个免疫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病情加重,而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传统中药在治疗上焦实热证有很多方法,服用牛黄上清丸(胶囊或片剂)便是方法之一。牛黄上清胶丸(胶囊或片剂)是由牛黄等药材制备而成的,由于牛黄资源十分稀缺,很多制药企业便使用人工牛黄替代,而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从质量标准来看,牛黄中的主要有效成份是胆红素,天然牛黄便是人工牛黄的3倍以上。《中国药典》从2000年版开始便对牛黄中游离胆红素的含量进行限制,不得超过0.7%,而现行的人工牛黄标准中却没有对游离胆红素的含量进行限制。游离胆红素是有毒性反应的,容易导致患者服用后呕吐、黄疸症状。

本发明使用的是体外培育牛黄替代处方中的人工牛黄或天然牛换。体外培育牛黄是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原料药,拥有完善的质量标准。体外培育牛黄是模拟牛体内胆结石形成的生化过程,在体外牛胆汁内研制出的牛胆结石,其性状、外观结构、微观结构、成份、含量均与优质天然牛黄一致,质量稳定、可控,不含猪去氧胆酸,能进行工业化生产,正好弥补了天然牛黄之不足。体外培育牛黄的成石过程是生物化学过程,是各种有效成分、有效基团自然组合的过程。1997年,体外培育牛黄获得了国家中药一类新药证书,2002年,该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经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多次论证:体外培育牛黄的形状、结构、成分、含量均与天然牛黄相似,药效学、毒理学研究结果证明安全,临床疗效与天然牛黄一致,且对于某些病种的疗效高于天然牛黄,是天然牛黄的理想替代品。体外培育牛黄的质量标准已被《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在武汉、北京等地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体外培育牛黄与培植牛黄是否可替代天然牛黄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研讨。对体外培育牛黄的胆红素含量等多种成的检测显示,体外培育牛黄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牛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专家的结论,决定把安宫牛黄丸等41种急重症用药可用体外培育牛黄、培植牛黄替代。以解决牛黄原料不足这一问题。体外培育牛黄的培育成功,必将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受益于牛黄的药用功效。

2004年1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其他含牛黄的品种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或人工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该文件的对人工牛黄的使用范围进行了限定,对体外培育牛黄能够与天然牛黄等同使用,也是对体外培育牛黄的质量、药效、临床疗效的肯定。

由于牛黄上清丸(胶囊或片剂)中含有大黄、体外培育牛黄和冰片,现行的制备技术在烘烤、混合技术中没有充分考虑上述药物的性质,容易导致大黄中有效成份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分解,容易导致牛黄和冰片的分散不均匀,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采用减压低温干燥的方法,不但缩短了干燥时间,而且保证了大黄中的有效成份不分解。本发明提供的把用于制造片剂或填充胶囊的药物混合物制粒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不同比重的药物粉末在机械震动过程中会分层的缺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行制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功效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是由下列组份制成的:体外培育牛黄1~1.5份,石膏35~45份,菊花20~30份,川芎5~10份,栀子20~30份,黄柏4~8份,黄芩20~30份,大黄35~45份,连翘20~30份,赤芍5~10份,当归20~30份,地黄30~35份,甘草4~8份,冰片4~8份,荆芥穗5~10份,白芷5~10份,薄荷10~20份,黄连5~10份,桔梗5~10份。

具体地说,按照重量组份计算,由下列组份制成的:体外培育牛黄1份,石膏40份,菊花20份,川芎8份,栀子25份,黄柏5份,黄芩25份,大黄40份,连翘25份,赤芍8份,当归25份,地黄32份,甘草5份,冰片5份,荆芥穗8份,白芷8份,薄荷15份,黄连8份,桔梗8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明昌;蒋平,未经汤明昌;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