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硬管实验台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83547.9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天锦;陈国安;孙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全球通精密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硬管实验台及实验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考察液压油管可靠性或用于高档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油管可靠性考核的节能型液压硬管实验台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式制动传动机构在汽车、工程机械等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制动管件使用工况特殊(如油压高、油温高、使用频繁、管件本身弯曲程度大等),极易发生破裂,严重影响机械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因此,对将要采用的制动油管进行可靠性考核显得至关重要。目前,针对这种特殊使用要求的油管还缺乏有效的可靠性考核手段,现有试验设备一方面能量消耗很大,试验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制动油管的特殊性使用工况,由其所得的检测数据与机械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模拟机械车辆液压制动传动机构中特殊油管的使用工况,研制一种节能效果显著、能在线检测其可靠性指标的实验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耗小,成本低的节能型液压硬管实验台。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液压硬管实验台包括电控装置,还包括测试装置和与测试装置相连的液压系统,测试装置由电控恒温箱和设在电控恒温箱内的被试管件构成;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依次与液压油泵出口管路相连的卸荷溢流阀、蓄能器、二位四通电磁阀和增压器,增压器大缸一端设有节流阀和压力表,其小缸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增压器小缸端经管路分别与油箱和被试管件的入口相连,增压器与油箱相连的管路上顺序设有两个截止阀,压油泵与蓄能器之间的管路与两个截止阀之间的管路相连通;被试管件的出口经管路与油箱相连接,其管路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的二位四通电磁阀连接油箱的回路上设有背压阀和回油过滤器;所述的液压油泵与蓄能器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和节流阀。
本发明的液压硬管实验方法:
a、连接好液压系统,将被试管件连接在恒温箱内的进出油管接头上,进油管接头分别与增压器连通,出油管接头与油箱管路相连,关闭被试管件通往油箱回路上的三个截止阀,将卸荷溢流阀的开启压力调到最小;
b、通过电控装置使电机起动,驱动液压油泵工作,液压油经卸荷溢流阀低压溢流回油箱,同时将增压器大缸与卸荷溢流阀之间的管路充满液压油;
c、逐渐打开截止阀,使液压油充满各被管件及其相应的管路和增压器的小缸;
d、将截止阀关闭,然后逐渐将卸荷溢流阀的开启卸荷压力调高至所需的大小,使蓄能器充满压力油;
e、通过电控系统设定的频率,使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不断地得电和失电,对被试管件进行疲劳冲击实验;同时通过电控装置自动调控恒温箱中的温度,使被试管件的温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
f、调节卸荷溢流阀压力大小,并调节增压器中弹簧的预紧度来调节压力波形,通过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采集被试管件的油压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用于对液压管件进行疲劳冲击实验,尤其是用于模拟机械车辆液压制动传动机构中特殊油管的使用工况,可在线检测实验压力波形,评估被试管件的疲劳寿命;为考核液压制动传动机构中特殊油管的可靠性提供试验手段。实验台可同时对多个被试管件进行实验,试验压力、冲击频率可调,所得的检测数据与机械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相近。由于设有增压器,在液压油泵工作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可保证被试管件所需的工作压力;另外,由电控系统控制恒温箱的温度来保证被试管件的温度要求,可避免系统温度的升高。因此,液压系统可在低的压力、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具有能耗小、可靠性高的特点。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油过滤器;2-背压阀;3-液压泵;4-二位四通电磁阀;5-蓄能器;6-压力表;7-节流阀;8-进油管接头;9-出油管接头;10-被试管件;11-恒温箱;12-增压器;13-压力表;14-截止阀;15-压力传感器;16-截止阀;17-节流阀;18-截止阀;19-卸荷溢流阀;20-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全球通精密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全球通精密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